行为艺术“狗链牵男”以暴制暴被批污染公众心灵
当记者询问采用这种形式是否过于极端时,组织者也坦言:艺术都是夸张的,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眼球。这句话或许道出了“狗链牵男”的真实潜台词。夸张也好,扭曲也罢,惊世骇俗也行,这些都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吸引眼球、引起注意。艺术创作可以天马行空,但“真善美”等原则就如同掌控风筝的线,若断了线,必会走火入魔。从舆论的强烈反弹来看,“狗链牵男”似乎炒作成功了,但这种传播效果却很有反讽性。人们感触最深的,远远不是对男女平等、尊重女性话题的关注,而是打着这些旗号招摇过市的人格践踏、暴力道具、奴役场景,带来了视觉上、心理上的强烈冲击。在缺乏人文关怀的“恶之花”面前,男女平等的“善之果”已然被吞噬和异化。
当然,对街头展示的“狗链牵男”,我们也不必过度紧张,这类行为艺术终究影响有限,常常会成为一个娱乐功能突出的噱头乃至笑谈。另一些广泛传播的“行为艺术”,倒更值得注意。比如,日前广东一个7岁女孩因特别喜欢《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看到小燕子上吊自杀但不会死亡的镜头后,便与朋友模仿上吊,结果意外身亡。此事也引起热议,有人追问:“小燕子”的调皮机灵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表现,但为什么非得采取“上吊不死”这样的极端情节?类似地,一些影视作品、文艺作品中泛滥的血腥暴力、烟不离手、比富炫富等内容,其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负面效应一直就为人们所诟病。
歌德说过,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不管是在街头亮相的行为艺术,还是在荧屏上播放的影视节目,既是艺术作品,也是公共产品,天然地就具备一种社会责任,需要坚守公序良俗,考虑受众感受,有益于世道人心。否则,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只管自己得利而不顾社会效益,戏演砸了倒在其次,关键是污染了公众的耳目和心灵。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