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那些忽略的文化记忆:城市变迁中的日常生活细节

2012年01月15日 06:2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王海燕

市人代会上,“文化”是代表们点击的热门词,杨绍林代表关注的角度有点儿特别。

他说,曾在纽约帝国大厦看过一组老照片,是建设工人在高空钢梁上休息时的情景,后建成雕塑,极富震撼力。由此及彼,杨绍林想到,在上海城市精神的建构过程中,不应忘记农民工这个群体。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上海的繁华是空中楼阁,可以建一百座农民工形象的雕塑,包括他们在春运大潮中艰难迁徙的身影,让我们的后代知道城市的发展进程。

记忆离不开载体。采访中有个代表提起曾在光州双年展、纽约、柏林展出的展品。一个普通北京妇女将积存的日常物件转化为一件极具威力的当代艺术品:残缺尚可用的桌椅、生锈了的煤气炉、不再转动的电动唱机……观者被它吸引,因为他们在庞杂的材料中发现了一个真实而清晰的普通人的生活。有人把它形容为一个另类的博物馆,其保留了正统博物馆不予收藏的日常生活的痕迹和经验。

很多代表都关注“旧改”,多数人的目光投向了旧改过程的公开公正、动迁后设施的配套,也有代表希望关注动迁居民的生活记忆。多数的老房子命运相仿,建道路、成花坛、翻新楼,它们建造之前默默无闻,拆除之后也无人问津。但那些住过老房子的人,可能会对一梯六户、南北通风的楼道布局,呈菱形、扇形的水泥花窗留有印象。

最有文化价值的作品是能够记录历史,反映真实生活的东西。参与城市建设的农民工、数量众多而沉默的大众、一个普通市民……这些都是城市精神建构的具体参与者。而在城市文化的书写中,有些被一书再书,也有一些被忽略、甚至遗忘。在城市进程里,那些被忽略的文化记忆,也许应该有块空间来寄放。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文化记忆 城市精神 height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