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余华:中国记者捕风捉影混淆事实 美国读者不知鲁迅

2011年10月24日 08:21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黄咏梅 陈霄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羊城晚报:中国作家在海外市场卖多少册书才算成功?

余华:大家都知道,北美是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是美国读者和法国读者不一样,法国读者很爱读外国小说,美国读者不爱读外国小说,他们只爱读美国小说,你要是能够在美国卖个两三千册,可能就算成功了。兰登书屋是全球“巨无霸”,他们出版一本书需要两年的时间,定稿以后还有两年的过程。2007年兰登书屋出版我的《在细雨中呼喊》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成重点,他们当时已经在做《兄弟》出版的准备工作,他们放弃了《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不做任何宣传,评论也很少,除了《时代周刊》上面的一篇评论以外,其他像样的媒体没有任何评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卖了4000本,这在中国作家里面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量了。

羊城晚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余华:除了极少数作家出来一本书畅销全球以后,绝大多数作家都是靠积累的,就是一本书一本书地积累,一本书会给你扩大一些读者,一直积累到那个份,是一个过程。我不是那种一夜爆红的作家,当那个《活着》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的时候,我在中国文学界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我在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就作为先锋派作家高度受到文学界关注,受到市场欢迎已经是1998年。《许三观卖血记》1998年一万册都没卖到,一直到2000年以后突然好卖了,然后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像作家出版社2009年接过《活着》,到现在是2011年10月,三年多一点,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活着》在市场上销量还很大的情况下,作家出版社的《活着》依旧能卖了31万册。所以,畅销不畅销作家根本就控制不了。

羊城晚报:在国外市场,中国作家的书卖出去多少本才不亏?

余华:这个我不是太清楚,因为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每年的财务报告看不懂,不是他们语言问题,他们的报表复杂,反过来,兰登书屋的比较清晰。我现在比较高兴的是,我在兰登有五本书,只有《在细雨中呼喊》赔了一点小钱,大概有700多美金,这就意味着可能明年就可以给他挣回来了,其他所有的书都是赢利的。法国报表看不懂,但是《兄弟》肯定是给他们挣大钱了,今年三月份,我在书店看到《兄弟》法语的平装本还放在桌子上,放在桌子上,这就意味着至今为止仍然卖得很好。

中国记者要向西方记者学习

羊城晚报:您经常到西方参加文学交流活动,在跟西方媒体人交往中,您对他们印象如何?

余华:坦率地讲,西方的媒体记者是中国记者要好好学习的。我们中国的记者往往是捕风捉影,比如说一本新书出来以后,作家接受采访,记者会问余华老师这本书写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欧美是绝对不会遇到的,你都没有看过,干吗还要做这个采访呢,而且还要作者给他介绍这本书写的是什么。西方媒体很认真,而且是经过很严格培训的。2006年的时候,《纽约时报》写了一篇关于《兄弟》的文章,那个记者采访了我两次,第一次是在上海采访的,后来他到北京来出差,又对我补充了一次采访。后来,他又通过邮件来确认采访内容,比如说他问我这本书会不会出英文版,我说肯定会出,但是他不放心,在写文章的时候,他又来问我,你把要出这本书英文版的编辑的邮件给我,我要去问他们,连这么细小的问题他都要落实的,决不能犯一丁点错误。《兄弟》出版了以后,《华尔街日报》的一个拿过普利策奖的记者采访我,我们就在闹哄哄的一家小餐馆里面,他把录音笔饭桌上一放,一边吃饭一边喝啤酒聊天,聊了一个多小时,他就拜拜了,最后他写出来的那个文章,兰登书屋的编辑看完就说:《纽约时报》为什么没有做那么好的文章?我在西方确实遇到过很多很棒的记者,像《纽约时报》在《兄弟》出版前,要用六个版面来介绍我,其中一个版面是我的一张大照片,他们请了印度作家潘卡杰·米什拉飞到北京和我工作了一个礼拜,每天见面两小时,有时候在家附近,有时候出去乱逛,然后离开。他回去之后写了《余华笔下神经错乱的中国画面》,这篇文章在《纽约时报》发出来的时候,反响非常好。

羊城晚报:那么西方的评论家呢?

余华:在西方,没有专职的评论家。记者也是评论家,他们为报纸写评论文章。此外,有些大学里的研究者,也经常给报纸写书评,但他们平时是做研究的。美国也有一些很好的学术杂志,但很少,不像中国的大学学刊那么多,所以,美国那些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另外,西方的小说家也很爱写书评。

四五天会更新一次微博

羊城晚报:腾讯微博多次出钱让您到国外看NBA比赛,然后写观感微博,您是个球迷?是微博控吗?

余华:我是球迷,比较喜欢的是篮球、足球和网球,暂时计划明年五月和苏童去法国看法网。其实我对篮球、足球和网球的喜爱就好比现在很多非专业写作者对微博的喜爱是一样的,他们是把微博当成一种娱乐,但是对于作家来说,写微博就像工作一样的,有时候觉得休息了还在工作,不过没办法,为了看比赛还是得写微博。我更新得不多,四五天更新一次,苏童大概二十天更新一次,毕飞宇从NBA回来后就不更新了。我一般不怎么看微博,就体育关注得多一点。我一般用手机处理微博,用电脑处理其他事情,工作要分开,如果用电脑处理微博,就更像是我在工作了,不像是在娱乐了。

羊城晚报:新书《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在国内读者心中一直觉得很神秘,这是一本写给外国人看的书吗?是否会考虑在国内出版?

余华: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国内其实也能出版,不过要做一些修改,我坚信这本书以后肯定能在中国出版,这一点我充满信心,而且我希望能够保持这本书的完整性。没必要为了出一本书而委曲求全,去做一些我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修改。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兄弟 微博 1983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