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为何抛弃三联书店?社会需要不功利化之处
街谈巷议
□周 云
当年在天津上学的时候去北京的次数比较多,每次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去王府井那儿的三联书店逛逛。三联书店规模并不是很大,在那里却总是能够发现心仪已久但又求购无门的书,或者能邂逅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书。回程的书包中,肯定会多上几本新书。后来到了广州,惊奇地发现,广州也有三联书店,而且感觉跟北京的相差无几,顿时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对于营造自己精神世界而读书的人来说,三联书店的确像一个朋友。三联的读者应该是小众,但都是那些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我始终认为,读书并不等于阅读。真正的阅读,是不带有功利目的,纯粹为了追求精神愉悦而读书。具体而言,喜欢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那些具有人文精神、书生气质,喜欢思考社会、人生,以此为乐的人群。既有人文学科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更有一大批业余爱好者。而三联的书,绝少有那些实用的书,更注重满足读者精神世界的需要,充满着人文气息。因而成为真正阅读者的朋友。
然而这样一个朋友却悄无声息地离开广州了。今年,三联书店在广州的最后两家分店流花店和增城店先后结业,至此,全部五家分店全部歇业,与广州结缘17年的三联书店,终于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离开了广州。
或许人们会将此归因于网络的冲击。的确,网络改变了阅读生态,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络阅读和网店购书。这对图书的生产、销售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三联书店在广州的终结,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不相信这是主要的原因。毕竟,三联图书的层次,是网络图书与网络书店都难以达到的。更何况,逛书店的那种感觉,对于爱书之人而言,是网络难以取代的。
归根到底,还是读者抛弃了三联书店。这是个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人们热衷于追逐物质利益,已经无暇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图书作为一个行业依然火爆,读者依然众多,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现代人读书,更多的是出于职业、考试等非常实际的需要出发,实际上是物质生活、谋生生涯的延伸。那种非功利的、纯粹追求精神愉悦的阅读,已经渐行渐远了。
这必然造成三联这一类书店的难以为继。实际上,三联并不是第一家在广州消失的这一类型的书店。石牌学而优书店的结业,已经让人感慨不已,石牌近十家高校,其中不乏全国知名学府,数以万计的高校师生,竟然支撑不了一间人文社科类的学术型书店。这表明,最应该阅读的那一群人已经不怎么阅读了。他们都不阅读了,这个社会还有什么人阅读呢?
见惯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这一次依然是感慨万千。社会的过度功利化,已经令我们吃尽了苦头。一个良善的社会,终究还需要不那么功利化的人,不那么功利化的事。需要三联,需要阅读。因此对于此次三联的离开,我宁愿看作是朋友的一次远行。是朋友,终究还会再见的。
![](http://dolphin.deliver.ifeng.com/c?z=ifeng&la=0&si=2&ci=23&cg=22&c=29&or=232&l=789&bg=789&b=787&u=http://y0.ifengimg.com/34c4a1d78882290c/2012/0528/1x1.gif)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