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健: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是向善 守静 求真 和谐
核心提示:8月12日上午,“光明日报《国学》版创刊五周年座谈会暨《国学精华编》、《国学访谈录》首发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光明日报社总编辑胡占凡、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国学院的院长以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儒联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执行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接受凤凰网文化频道的独家专访时提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是教人向善,教人守静,教人求真,教人和谐。可以用文化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
朱小健: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凤凰网文化:在现今社会下中华文化传统的地位和走向应该是什么样的?
朱小健:人类社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问题,而且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出路也在于,全人类的文化是不同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作用实际上是可以起到一个跟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了解甚至相互融合这样一个状态。这实际上是人跟社会走向和谐,包括人跟自然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事实上西方学者已经意识到要解决社会问题,应该从东方智慧,其实主要是指从中华文化汲取智慧,这样的一些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个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特征。
凤凰网文化:西方文化已经意识到要向东方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些借鉴,有没有一些例子?
朱小健:西方从文艺复兴之后、包括工业革命以来,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思路,而中华文化它应该是一个包容的、一个综合的,多元的同时也是一个统一的思路。中华文化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黑白对立,这个思想可处理人们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人跟自然环境,国家和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问题。
美国的夏威夷大学有一位教授叫安乐哲,他是做比较哲学研究的,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中国的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智慧,应该是世界上各个文化都应该去借鉴、学习,可能会解决当前的问题。
凤凰网文化:把传统学术通俗化、大众化是一个好的现象吗?
朱小健:首先你要把通俗和大众理解为一个褒义还是贬义?,首先如果你认为通俗是不好的现象,那用这个观点来评判可能就不是很符合原来状态。如果我们把通俗和大众看作一个正面的词儿,我想就有一些学者他们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上其实起到了很多其他的学者没有起到的作用。但有一些学者具体在某一些个别字词的词句或分析上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有可能不完全准确。
娱乐化肯定不可能是一个正面评价了,它是一个负面评价,但是通俗化和大众化,我觉得在我看来至少是一个中性或者是含有一定肯定的意义的。我们如何自觉的去认识中国文化,自觉反省它,自觉去加强它,同时提高自信心,这个就不是仅仅一个精英学者所能够完全完成的,它需要全体人民的介入,其实历史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全体人民介入完成的结果。
凤凰网文化:怎么看国学被不同解读,甚至误读?
朱小健:在中国传统的经书注解上,有“六经注我”这样的一个概念,就是“我注六经”是解释经典,“六经注我”是用经典语言来阐发思想,那不排除有很多的学者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必去苛求,他本来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但他选择了经典作为一个引子来表达自己。
至于青年人包括小朋友他们学习,会不会受到这些学者表述解释的影响,我想我们也不必过多担心,他们真正去读这就会逐步了解。
凤凰网文化:在经济发展潮流的社会环境驱使下,您觉得人还会有这种沉淀去读国学吗?
朱小健:如果你完全没有接触到,那很难静下心来;如果真正读进去,哪怕一开始就有那么一两篇,很快你就会静下来。为什么呢?这就是他它的价值。它的价值就是教人向善,教人守静,教人求真,教人和谐。
应该说这些传统文化经典中,无论儒释道,生长出来的文化都是人的本性真好。所以我觉得只要是阅读就会渐渐的静下来。但是平静下来不一定是目的,就是有了这样一个心态之后可能会对中华文化有心灵呼应,所以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陈书娣)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