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文学史曾被男性垄断 女性写作应该与时代共振

2011年08月22日 10:5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保宁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1997年4月11日,迟子建到北京参加首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她的创作“展示出女性作家对民族、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度把握”。   (摘自张祖道著《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

步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拿起笔来,以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将自己的身体存在、生命体验、性别意识、情感生活以及社会理想等抒写得淋漓尽致,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下文坛的格局和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向。

在新形势下,有必要考察女性文学能否继续发生新变,有哪些路径,其成果能否形成新的人类精神财富,以滋养和抚慰不断遭到伤害且越来越被异化的人类心灵和情感?或者说,女性文学的新变能否为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提供更多新的质素?

从《诗经》走来

女性写作和其他文学艺术的创造一样,是人类生命本体和心灵情感滋润的需要。人类自有情感活动和审美判断以来,从来就不乏女性的声音。就是在长达数千年被男权社会遮蔽了的人类情感史和审美体验中,女性的身影一直都是客观存在。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中的《载驰》篇,就是一首充满激情的不朽诗作,传达出了许穆夫人浓烈的救国之志和爱国之心。与当时的许多诗篇相比,该诗虽然出自女性之手,表达的却是人类的大关爱和大情感。

此后的中国文学尽管一直被男性垄断着,但几乎在不同的时代,也都不时有女性作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汉末女诗人蔡琰,其《悲愤诗》书写自己在战乱流离中遭遇的种种情感折磨和精神苦痛。又如南北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更以自己凄美幽婉的词作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生遭际和社会离乱,她的作品抒写的时代悲音,胜过当时多数男性的写作。

虽然这些个别的例子还构不成女性文学,因为她们并没有表达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并没有形成女性群体的写作,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家国之恨和人间关爱,以及真诚、质朴、细腻、柔美的艺术表现力,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女性写作的优秀品质。

从冰心到铁凝

探究女性文学的产生,自然归根于西方现代女权主义运动和西方女性文学思潮。女性意识的觉醒,被看成是现代女性文学的核心理念。在这种学理标准下来认识中国女性文学,势必对上述女性的写作不予认可,这就大大缩短了中国女性写作的历史,当下的学界将女性文学的诞生期定格在20世纪之初便是明证。

当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冲击下,中国新文学出现了以冰心、庐隐、冯沅君等为代表的女作家群,包括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萧红、丁玲、张爱玲等,她们的作品以表现女性个性解放,追求自身价值和纯真爱情为主题,为中国女性文学“发出了可贵的第一声”。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女性写作 时代境遇 女性作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