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作家富豪排行榜又推出来了。杨红樱第一位,2500万元;然后是郭敬明, 2300万元;第三是郑渊洁,1950 万元。该榜公布出来以后,马上就有人大呼“富豪榜与文学无关”。对于这个说法,我不太赞同。
但是,这个作家富豪排行榜,却着实让人回味再三。
其一,上榜作家的读者不是少儿就是青少年。杨红樱和郑渊洁先生的作品,读者基本上不超过12岁。这两位作家的上榜,充分说明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舍得花钱的。此外,另一位郭敬明先生,则靠青春偶像小说起家。他的固定读者群,大约不超过 18岁。由此看来,这三位最富有的作家,都没有赚到成年人的钱。说他们是少年儿童作家,应该不过分。
其二,榜上前三甲,都没有打动成年读者。换句话说,目前国内读书的风气并非有多浓厚。非少儿文学作家为什么没有排到最前面?当然是因为他们的书卖得不如儿童读物好。再往下推,也许说明中国的成年人读书很少。那么,大家都在干什么?
——大家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读书?这个问题似乎比较复杂。身处一个“向钱看”的时代,“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二十年前,一个孩子凭借苦读至少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旱涝保收。今天,即使是研究生毕业,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知识的普及和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寒门学子通过读书未必能改变命运。既然读书不能改变命运,那么一味苦读显然不如去学一门技术或从事其他活动来得实惠。而当代人生存压力之大,恐怕是数千年中国人所从未有过的。别的不讲,单是一套房子,就耗尽普通人大半辈子的精力。既然糊口都难,读书,当然就是奢侈的事情了。
此外,国人所讲的读书,大概就是到学校去上学。而在学校苦读的目的,则多是为谋个饭碗。一旦这个目的达到了,书本早就扔得远远的了。什么读书的趣味、阅读的习惯、研究的可能…… 统统作烟云散。套用网络语汇说,“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浮云)——实用主义的思想,把国人读书的活动彻底功利化了。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反而伤害了阅读本身。
其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苍白无法吸引更多的读者。中国的作家群,其实很有意思。可以糊弄得了小朋友,但打动不了成年人。作家们为什么打动不了成年人?他们写作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想过这些文字最后还是要面对普通读者?究竟有几个作家可以拍着胸脯说“我的作品能把读者感动得一塌糊涂”,或者是从内心深处震撼、感染读者?我想,这类作家在国内确实属于珍稀品种。 “ 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国文学,已经玩了几十年了。从他们堕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小圈子游戏开始,他们就渐渐被读者抛弃了。于是,你看,现在好了,中国文学的报应终于来了。读者们用手中的钞票投票,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再读你的东西了。这个排行榜,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当代读者并非不学无术。1250万的村上春树、 9550 万的罗琳、600万的昆德拉,他们在中国大陆都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和认可。但是国内的同行们,谁赢得了这样的荣誉(和实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冯磊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