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10月18日-19日,持续两天的大火在北京西郊形成一团团巨大的浓烟。
参与烧毁圆明园的英军中校吴士礼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飘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 刮向北京城,浓烟带来了大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述说和揭露皇家宫苑所遭受的毁灭与惩罚,日光被黑烟和浓云遮蔽,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 般。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往来忙碌的士兵脸上,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与圆明园一起被付之一炬的,还有圆明园陈设清册——这也为以后的圆明园文物回归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所有荣耀在火光中逐渐成为一个王朝的背影,而惟有残垣断壁,才是追思与回忆的寄托。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其后针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写道:“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50年后的今天,雨果的雕像屹立于圆明园西洋楼,雕像底座用中法文字镌刻了他的这段名言。饶有趣味的,赠送这一雕像在法国一些人看来,是法国对中国示和的象征之一。
圆明园建成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孤独的,因为它与民众无关,它只是一座“皇家的花园”而已,换言之,它的焚毁与残破对当时的多数国人而言并非什么痛彻心骨的大事。
圆明园国耻的真正图腾化不能不说还是与中国最重要的的外侮——日本相关:1931年,梁思成等人参与的“中国营造学社”举办“圆明园遗物与文献展览”在民间影响极大,并终于把凭吊圆明园遗迹的种子撒入民间,而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圆明园不断地成为抗日宣传的符号之一。
1949年以后,圆明园与其他废墟一起,成为代表晚清封建王朝腐朽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成为特定时代凝聚民众共识的要素之一。
150年后,所有与圆明园相关的一切(比如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似乎都可以点燃这个民族或隐或显的怒火。
无可否认的是,圆明园已然成为一个民族国耻的图腾。
150年后的今天,圆明园的那场大火似乎并未熄灭,“圆明园浩劫”其实依然在拷问着我们:
“圆明园浩劫”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走出“圆明园”了吗?
固守国门、回避世界当然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但反思国耻的形成或许更加重要——因为反思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避免悲剧重演。
风风雨雨150年,对于圆明园的未来与定位,目前仍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主张保留废墟者,亦有主张重建者。
主张重建者或从旅游商业出发,或出于重新认识所谓大清王朝的伟业。然而,正如学者汪荣祖在昨天的北京圆明园论坛上所言:“伤悼圆明园的失落,并不必刻意重建圆明园。重建后的圆明园是假的,更何况即使有钱重建,也无重建的手艺。如何好好保护圆明园遗址,才是要务。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宜尽量少具旅游的商业色彩,而保持遗址的悲壮氛围。”
悲壮营造的只是一种背影——那是过去。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过去的影子上看到未来,走出背影。
现实的困境是,150年了,我们更多的仍然跟在西方的后面,甚至,只是徒有其表,而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又被放弃了许多,“中国制造”更多的仍然只是克隆……谁能说,我们真的走出了圆明园的阴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早报记者 顾维华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