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谁来为"曹操墓"真伪盖棺定论
2010年09月11日 11:48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是与非是对立的,但如果争执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是”,对方是“非”,谁来判定其中的是与非?

从河南安阳宣布发现曹操墓开始,就引来众多是非。最近,国内23位学者集会,共同质疑曹操墓造假。“倒曹派”声称已掌握造假罪证,包括石牌造假、当地村民参与埋假文物、考古队收钱等等。“挺曹派”则一概否认,考古队称没被收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称:“对于曹操墓的最后确定,是经过大量调查和讨论后才做出的……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绝不可能做出结论……”“令人信服的证据”的确是关键。问题是,挖出的石牌等被质疑造假,双方仅凭吐沫星子飞溅,谁也驳不倒谁。

“挺曹”与“倒曹”两派也都有“软肋”。“挺曹派”中,安阳方面希望大力开发“曹操墓”,利益驱动使他们的证言缺乏说服力;考古队陷入“收钱门”,较难自证清白;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也没能赢得公信力,前段时间热炒的汪晖涉嫌抄袭案中,给汪晖授予学位的正是中国社科院。“倒曹派”最大问题是,其中没有多少考古专家,被质疑外行。“倒曹派”中出镜率最高的闫沛东,身份也存在悬疑。闫沛东自称“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是河北学者,而河北邯郸长期以来坚持认为曹操墓在邯郸境内,个中关联令人浮想联翩。

按理说,文物与遗址鉴定可以在更大范围的专家圈中进行。可奇怪的是,国内考古界对此事一致保持沉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杨宝成的话耐人寻味:考古界就这么大圈子,大家都很熟,作为朋友如果说错了话,就不太好处事了……由此观之,考古界是不是存在“人情鉴定”?对于模棱两可的东西,有人觉得犯不着趟混水,因而选择不予置评,甚至自认为沉默是金才显得有“大师”范儿。古玩界有句名言“老东西会说话”,寓意真古董能够散发出精湛的艺术气息。如今一些考古专家却对悬疑三缄其口、试图独善其身,这真是一种讽刺。

行政主管部门的口吻也值得揣摩。国家文物局起初表态,质疑不会影响之前的官方认定,曹操墓已正式申请纳入国家级文保单位。面对“倒曹派”声势越来越大,国家文物局又表示将再派专家到安阳进行实地考察。这种“先硬后软”令人生疑——如果认定曹操墓为真,那就应该拿出真凭实据;再派专家考察,反证了此前证据不足?证据不足为何急于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

从去年底曝光,曹操墓悬疑已折腾了8个多月,越来越像一场裹脚布式的闹剧。有人说,学术允许存在分歧,辩论可以继续下去。问题是,文物发掘充斥利益与私心,某些学者已然偏离了学术正轨。要么是“挺曹派”造假,要么是“倒曹派”诽谤,必将有人触犯法律。所以,此事难以不了了之,已然昭告天下的“曹操墓”必须有一个真伪的结论。那么,谁来做这个结论?如何确保结论能够服众?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中立的第三方,也就是与“挺曹派”和“倒曹派”不存在任何瓜葛的专业人士进行鉴定。之所以还是要主管部门牵头,是因为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官方的人员与资源调配权仍是最大的。此外,由国字号部门牵头并出资,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来自地方与利益集团的干扰。对于鉴定者而言,无论是证伪,还是证实,都将关乎自身的声誉,结论必须禁得起后人推敲,这将敦促其保持兢慎与客观。对于触犯法律者,理当决不姑息。更重要的是,鉴定过程需要阳光透明,不给私心诡诈得逞之机。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希望主管部门别再磨叽、踢皮球,真相不再“躲猫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蒋萌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