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明:王彬彬式“私律”对学术的危害
2010年09月09日 14:27 凤凰网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学术“私律”是如何建立的?

从《献疑》开始,王彬彬学乖了,明目张胆“隐瞒注释”的做法略有克制,他开始向“模糊地带”进军。“模糊地带”,亦可称为“灰色地带”,即指在学术规范中含糊不清、难以一一作出具体规定的区域。例如,通常来说,“参见式”注释的用途比较多样,可指对参考资料的综述,亦可表示一字不差的引用,还可提示读者有关参考信息。总体上,“参见式”注释比较倾向于概括式的综述,而“见”或“直接标明出处”的注释则多用于“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但是,在学术写作及出版的实践中,却并不能如此泾渭分明,是为“模糊”。

比方说,在学术写作中,有时综述,有时直引,还有的时候需要“边叙边引”。所谓“边叙边引”,即行文中含有带引号的直接引文或不带引号的间接引文,亦有综合性的叙述。综述可能是作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能是对(与引文)同源的参考资料的综述,亦可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我们常会发现一类“见”或“直接标明出处”的注释,它的“出处”范围从两三页至数十页不等,所引内容不过出自其中一两页--这种情况下,作者虽用“见”或者“直接标明出处”的方法来注释,其功能却与“参见”略同。

如上文所言,《再说》第二项指控中,注释【73】便是一个现成的例子。这正是王彬彬用其注释“管辖”原则来衡量,显得捉襟见肘的缘故。他给出的第三项指控就更典型了。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十四章《知识的分化、教育改制与心性之学》第二节有如下文字(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3月版 ,第1344-1345页):

文德尔班曾经把决定19世纪哲学运动的因素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即关于现象界的自然科学概念对于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应有多大意义的问题。【17】欧洲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18世纪的启蒙哲学主要受到自然科学思想的支配。关于现实世界普遍符合规律的观点,对于宇宙变化最简单因素和形式的探索,对于整个变化基础中的不变的必然性的洞察--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理论研究,从而也决定了判断一切事物的观点:特殊事物的价值要以“自然的事物”作为标准来衡量。

但是,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受到了德国哲学的抵抗:科学方法所取得的一切知识不过是现象形式,只不过是内心世界自身符合目的地向前发展的工具;对特殊事物的真正理解势必要决定该事物在符合目的的生活联系的整体中的意义。【18】换言之,精神生活在什么意义下、在何等范围内从属于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构成了世纪欧洲冲突的核心问题。围绕有关心理学的任务、方法、体系、意义等问题的激烈争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例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观念和经验论上将人们带回休谟的联想心理学的观点。在他看来,人们用不着去追问物质本身和心灵本身究竟是什么,相反应该从这样的事实出发:物质状态和心理状态呈现为两种完全不能比较的经验领域,作为心灵生活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必须研究心灵所构成的事实本身而不可将这些事实归因于另一种存在领域的规律。【19】

……

【17】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页859。

【18】同上,页859。

【19】同上,页878-879。

上述文字与前两项指控的情况很相似,集中地出现多个“参见”文德尔班的注释。上述两段文字,以及我限于篇幅省略未引的下一个段落,概述了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第七篇“十九世纪哲学”自“导言”起,长达数十页的内容。它们是《兴起》十四章第二节第一分论的开篇,汪晖开门见山讲“文德尔班曾经把决定19世纪哲学运动的因素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即关于现象界的自然科学概念对于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应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在简要阐述该问题后,汪晖进而概其要旨,即“换言之,精神生活在什么意义下、在何等范围内从属于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构成了世纪欧洲冲突的核心问题。……”这样,话题顺而过渡到“关于灵魂之争”的问题上。

这种自然而然地叙述,竟然被查出了“剽袭”问题。可见,王彬彬之细致入微。他这样论证了自己的“审查”结论:

注释标记所涵盖的对象,只能是此标记之前的特定部分,不能指向该标记之后,这是常识。所以,注释【17】不能说明后面我用黑体标明的文字的来源。同时,除非在引用前或注释文字中特意做了明确说明,注释标记也不能越段而发挥说明来源的作用。如果注释【18】能够涵盖上一段,那注释【17】岂非多余。所以,注释【18】充其量只能说明这一自然段开头几句的出处,不能说明上一段中黑体部分的来源。这样,上一段后面的黑体部分,读者只能理解为是汪晖在表达自己对欧洲哲学史的某种理解。

可见,王彬彬的注释“管辖”标准,又翻新变了面目。与前两回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此番它以“段落”为准,而非“引号”或“句号”。你看,汪晖稍不慎重,只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将一整段叙述分成两段,就被“学术警察”逮个正着,且扣上一顶“巧取豪夺”的大帽!还是王彬彬自己说得好,分析这种微妙之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的用心,“真是太细,太深了”。

王彬彬虽然用心很细,很深,但是该“机械”的时候,他立刻就机械了。譬如说,他如此细心,竟然不能想一想:第二段开头何以用“但是”二字?“但是”这个连接词,表达的不正是行文的起承转合吗?“但是”所联结的上下文,会不会是一个整体?一旦碰到这种情况,王彬彬就会闭上眼睛,很合时宜地“机械”了。他若是再用心往下一想,汪晖“剽袭”的罪名恐怕就要落空了。那是万万不能的。

严肃说来,学术著作的注释自然有其涵盖范围。但是,如何认定这种范围,却要根据上下文的关联、互文间的意义等等来作判断,机械地用“引号”、“句号”乃至“段落”来划定某个注释“管辖”范围,都是无视学术研究自身规律的做法,同时暴露出如是指控者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低下。王彬彬对汪晖的这几项指控,都是拿最严苛的,或者说自己“私定”的注释规则,对汪晖著作进行全面“审查”,将正常的学术论述统统打为“剽袭”。

上文所讲的,是学术写作中的“灰色地带”:它的存在,根本上源自学术研究自身的特性。实际上,有关注释的使用,我国学术界目前尚无十分明晰的规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混用。笔者为此特意翻了翻案头近年出版的学术书籍,汪晖先生《兴起》一书在学术规范上的讲究,已属难能可贵。有的学术书籍,包括名家著作,全书注释寥寥无几,甚或注释全无。许多学术书籍,存在“混用”不同注释的情况。如美国“剽袭”研究专家苏珊·布鲁姆(Susan.Blum)所言:在游戏规则尚未制订之前,要求人们遵循规则是荒谬的。

上面所讲的状况,且体现于我国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法规中。1984年6月15日文化部发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有关著作权的法规,该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可以适当引用但应当“说明作者姓名、作品的名称和出处”。1990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著作权法》,基本沿袭上述原则。其后,《著作权法》经过了2001年及2010年两次修订,但并未修改“合理引用条款”。换言之,根据我国法律,只要(引用时)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即为“合理引用”,“参见”、“见”或“直接标明出处”等注释标记并非判断“剽袭”的要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