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
SHOUXIPINGLUN
□朱四倍
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上海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思维指向和“打工子弟小学入镜”,从深层次上来说,有一定的契合逻辑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目前正在紧张拍摄当中。宣传片由30秒的《人物篇》和15分钟的《角度篇》组成。执行制片人苏明霞说,30秒钟的《人物篇》就是要展现最普通的中国百姓状态,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生活、工作的。(《京华时报》8月30日)
什么样的片中人,更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情境,更符合当下中国的真实一面? 这无疑是“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而就日常经验的判断来说,在关乎国家形象这一重大问题上,宏大叙事策略的运用曾经是不二选择。但是,这次,我们看到了不同:“中国有富人,也有穷人,有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就是要拍摄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我们自己先有感动,拍出来的东西才能够感动外国人”等观点的表达,让我们体会到了更贴近民众的“国家形象”。
也正因为如此,“打工子弟小学入镜”引发了舆论的聚焦。“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当然是一种宏大叙事,而把闪亮的一面和各类精英人士大面积纳入其中,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社会的真实性在于,我们不仅仅有李嘉诚、杨利伟、姚明、刘翔、章子怡、袁隆平,还有很多社会的边缘人物,他们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是不是只能被宏大叙事所遮蔽和粉饰,属于他们的“小人物形象”难道只能被忽视吗?
曾经,遮蔽是我们唯一的“正确选择”,但是,“打工子弟小学入镜”的出现告诉我们,“小人物”和“小叙事”同样是“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小人物的“小叙事”更值得关注。
宏大叙事具有集中的主题、明确的目的,叙事具有连贯性和自身内在的统一性。借助于这样的叙事,所有与之不合的事物、方式、人,都被排斥出去,这个“大叙事”带有垄断性、强制性,似乎拥有天然的合法性。就我国的现实来说,不单单是在有关国家形象的宣传中,就是在地方和单位的相关形象宣传中,采用的都是这种叙事策略,大人物是历史舞台的主角,抽象的“群众”仅仅作为陪衬,其中隐藏着严重的集体无意识,而其弊病也是鲜明的,那就是主题永远先行,并且任意对表达对象进行“剪裁”,由此制造出来的“形象”,往往在某个方面是真实的,但是,就整体来说,存在瑕疵乃至缺陷,甚至是在呈现一个想象中的“形象”。
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上海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思维指向和“打工子弟小学入镜”,从深层次上来说,有一定的契合逻辑,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上海北京,还要看到西部和农村,不仅要看到“重点学校”,还要看到“打工子弟小学”,这些都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不遮掩,不粉饰,直面现实,才能在提醒我们之余,感动社会,感动更多的国外人士。这难道不是“国家形象宣传片”所应追求的效果吗?
公众不被“抽象”的“国家形象”更契合公意。诚如论者所说:国家形象在画家罗中立看来是《父亲》;在作家史铁生看来,是广袤的黄土高原。而对更多的个体来说,“国家形象”来自于切身的体验,来自于“小人物”的“小叙事”。在这个意义上,“打工子弟小学入镜”不但是更真实的国家形象展示,更是能激发公众共鸣的载体。在笔者看来,宏大叙事让步真实关怀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蕴涵着进步和文明,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自信不再维系于“宏大”,更表征着公众不再被“抽象”存在。
朱四倍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朱四倍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