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近年最雷人的社会事件,2010年的张悟本现象首当其冲。这位曾经被奉为神明的“养生食疗专家”的骤然蹿红影响了千家万户,直到其食疗理念及学历被揭露,神话才逐渐宣告破灭。但张悟本和他的幕后推手,以及那些数不胜数寄生在张悟本周遭的各类奸商,却着实大捞了一把,他们的计谋和预期目的也早已经达到,他们并非失败者。
一个张悟本似乎倒下了,然而在当今的文化领域,众多的“张悟本”及其利益链仍然活跃着,他们充分利用法制的空隙、消费者的盲目,大肆施展着阴谋与骗术,而且如鱼得水乐此不疲。
早在十年前,一位知名出版人士同我闲聊时就无意间向我透露:她策划出版北京某著名作家的一部长篇新作,实际印数只有5万册,书出版时版权页上的印数却标了20万册。不言而喻,这种雕虫小技却产生巨大的广告效应:读者购书时大都只迷信印数,心想书印数这么大,肯定是畅销书甚至是好书,不由分说掏钱就买。我纳闷,问:你支付版税是按照5万册还是20万册算啊?她神秘一笑,答曰:当然是5万册,与作者事先约定的。书如果实际发行超过5万册时,则按超过的实际销售数计算付酬。我又问:就不怕税务部门按书上的印数找上门来收税?她又轻松一笑:不会的,我有实际印数的凭证,再不济还可以说那是书上印错了。我恍然大悟,惊诧不已。
及至后来,各类销售或收视排行榜又大肆风行,什么歌曲排行榜,图书排行榜,影视排行榜等等,有知情者透露,这些所谓的排行榜背后,有不少都是由“孔方兄”支撑着。
就图书出版业而言,如今最见怪不怪的就是各类作品研讨会,经常是一本书刚一出版,作者与出版方就共同策划组织,出钱邀请一批专家和记者,热热闹闹吹捧一番,又不惜代价花钱买版面,将研讨会上的众多发言刊登出来。这种方式,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当然无可厚非。问题是,有不少所谓的作品研讨会,“研讨”的“作品”大多其实是垃圾,而且只有吹捧没有研讨,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经吹捧的垃圾在读者面前也会成为宝贝,读者往往无暇探究真伪,腰包里掏出的钱却已经是一去不复返。
也许是研讨会的形式嫌不够新鲜了,随之研讨会之外又有人大肆炒作作家所谓的高稿酬。甚至是一部书都未写完,就炒作有多少家出版公司要掏数百万元购买书稿,后来甚至将稿酬抬高至千万……云云,而所有这些真实与否,没有监管机构会调查追问,即使调查追问也可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回答。所以炒作可以无所顾忌不择手段,反正先将公众的眼球吸引过来,将读者的胃口吊起来,钱肯定会源源不断流进作者和出版者腰包。不妨估算一下:千万元稿费,按每册定价25元计算,出版商仅付作者稿酬就必须满打满算销售出40万册图书,折扣不能有,所有设计、编辑、纸张、印刷、物流、宣传和员工成本等等,都不能有。而熟悉出版行业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出版社出书大都赔钱,一本文艺类图书能发行八千到一万册就算不错了,发行数万册的书每年寥寥无几,能发行十万册以上在全国出版业是凤毛麟角。出版业如此现状,却有人敢花上千万元稿费去买一本尚未完成的书稿,如此天方夜谭的出书方式,你敢相信么?
问题是:你可以不相信,却有更多的人被“忽悠”得信以为真;你可以不掏钱,“眼球经济”时代却有更多的人愿意被掏钱;你可以质疑,却丝毫不影响奸商们肆无忌惮屡见不鲜屡试不爽的大肆炒作。虽然读者随后也许会感觉上当受骗,却没有人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投诉索赔。当今中国文化市场如此乱象,不但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究其原因,除了读者盲目跟风,主要祸根在于对文化市场乃至新闻媒体监管的缺失,比如:关于文化产品销售或收视排行榜的发布,图书印数在版权页标示的真伪,新闻的真伪以及新闻媒体发布后是否担责的问题……等等。这一切,只有统一立法,规范管理,严格监管,才能最大限度消除文化市场上的泡沫,杜绝各类奸商的恶意炒作和文化市场中“张悟本现象”的泛滥,真正维护广大文化消费者的利益,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杨晓升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