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三俗”并非大众文化的必然
2010年08月23日 09:24 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抵制“三俗”现象,得警觉文艺创作的一味娱乐化,重视人文关怀,提倡心灵阅读;还应关注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正是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将观众绑架了。他们低估了观众的眼光,俗化了人民的心灵

日前,中央研讨文化体制改革,提出抵制“三俗”,十分重要。在我看来,“三俗”中,庸俗是要害,低俗是现象,媚俗是集中表现。因为,庸俗的后面是一个人、一个社会失去向上向好、自强自立自新的目标,进而跟着流俗走,甚至讨好、献媚于这种低端的价值取向。

抵制“三俗”现象,得警觉文艺创作的一味娱乐化,要重视人文关怀,提倡心灵阅读;要强调艺术创作服务大众,在反映生活和人民感情方面充分大众化的同时,强调文艺创作在精神上陶冶人心,在强调艺术语言浅显明白之时,也要强调思想的深刻性,担负好文化引导人们向上向好的使命。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三俗”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观众喜欢,仿佛“三俗”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结果。这点,我们尤其要甄别清楚。

文化艺术有两个衡量标准。一个是历史的:一首诗一首歌,千古绝唱,一本书一张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时代高峰,这就是历史的评价;一个是人民的:人民喜欢,人民传颂,它成为人民的心灵表达,成为一个民族的心灵特征。

但人民不等于大众。人民是历史性的概念,大众是日常生活的概念。大众的文化往往带有一时一地的风俗气象,但不等于低俗、媚俗、庸俗。只有当流俗中的某些低端的东西,在市场机制中被夸大复制,才成为“三俗”。

要抵制“三俗”,还应关注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有些媒体人太年轻,对许多事情缺少准确的判断。他们在心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大众群体:这个群体是不喜欢读书的,不喜欢讲大道理,是乐于嘻哈打闹的。上个月,我应邀参加一个电视台的吴冠中先生专题节目的录制。当我介绍吴先生的艺术和精神时,一位编导冲上台要主持人闭嘴,说边上的青年学生快睡着了。但边上的学生却齐声答复:我们没有睡着,我们愿意听。

正是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将观众绑架了。他们低估了观众的眼光,俗化了人民的心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在今天这个媒体社会与大众文化相纠结的时候,青年朋友尤当注意。

我一贯主张,文化工作者要做到八个字:行健、居敬、守律、常乐。我们文化工作者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珍惜大好时机,领认时代的使命,努力学习,自觉与“三俗”划清界限,在文化传承与普及中,与人民共同提高。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本报记者吕绍刚整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