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七夕成花瓶节日 要让其走出庙堂进民间
2010年08月17日 08:16 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特约评论员蒋萌

在普通大众看来,七夕节一不放假,二不如西方情人节红火,更多像是一个“花瓶节日”。人们不禁要问:供于庙堂的传统节日有何用处?

8月16日,是咱们传统七夕节。被冠以“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的山西和顺举办了牛郎织女文化旅游节,《牛郎织女》特种邮票也在和顺“首发”。与此同时,同样自称“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山东沂源,也举行了同样的活动与同一套邮票的“首发”。据说,争夺“牛郎织女”发源地的还有河南鲁山、陕西等地。

神话故事纯属虚构,雷同的神话发源地如此多,却未必是巧合。在名人故里争夺战此起彼伏的当下,一些地方的行政者可能觉得,沾不上真实名人的“仙气”,能捞点虚拟大腕的油水也不错。如果说第一批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地区赚到了第一桶金的话,如今各地众多的文化节则是在拾人牙慧,借机招商、旅游业拉动经济的算盘打得是挺好,但见多识广的人们对各种假故里、伪文化已审假疲劳,拒绝忽悠不愿上当。可笑的是,还有一些地方对“神话故里”之争乐此不疲。凭这种老掉牙的发展思维,谈什么与时俱进?

上个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名人故里、故居或文化遗址加强监管,对于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或宣传。不宜对文艺作品中虚构的人物进行命名故里等活动。发文才几天,就有地方顶风抗命,可见一些规定的效力只停留在字面。上级规定上级的,下级干下级的,不知主管部门是否脸红。如果红头文件不具执行力,无疑是在削弱自身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后果堪忧。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要根植于大众的生活之中。七夕节作为中国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其实很有文化内涵,值得大众了解与传承。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过去少女们会在这一天穿针乞巧,祈求美满姻缘。如今的人们虽然可以买成品,但是,女孩亲手编制的“温暖牌”毛衣、围巾等等,依然是情侣们表达爱意的最佳信物。如果现代的情侣在七夕这天能为另一半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不是比西方情人节里容易凋零的玫瑰花更具心意与纪念意义?

七夕节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普通大众看来,七夕节一不放假,二不如西方情人节红火,更多像是一个“花瓶节日”。人们不禁要问:供于庙堂的传统节日有何用处?对七夕的真正尊重与传承,需要去除“叶公好龙”式的功利,将其作为一个情意表达的契机。在清明、端午、中秋被列为法定假日的背景下,七夕这天给天下有情人放假算不算奢望?让七夕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远比争抢虚头巴脑的神话发源地有意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蒋萌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