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贷款修路”到现在的“贷款申遗”,这些超出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的行为,如何能够掩饰其赚钱为主的目的?
据报道,“中国丹霞”6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
令公众困惑的是,如此不计成本的申遗究竟是为了什么?是真正为了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还是通过大笔投资将“遗产”变成印钞机?
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对其保护性投入可能需要花费很多。如将“遗产”核心区的居民转移出来,或者改造遗产周边的建筑令其与遗产的风格保持一致,当然,包括对自然、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与修缮等也都需要大笔的投入。这些花费都属于合理支出,公众对此或许并无意见。
然而,就现实来看,地方政府为申遗的大笔投入,似乎缺乏这样的正当理由,而且带有为将来大规模进行商业开发做铺垫的嫌疑。昨日,新华社报道,中国丹霞地貌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透露,这些“大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改线和扩建、卫生设施建设等。二是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博物馆、游客中心、监控中心和各种监测设施等。三是景区综合治理,主要是拆迁景区里不合理或有碍景观的建筑和各种服务设施,搬迁核心区内不适宜发展或有碍发展的村庄等。
尽管,其中有的花费是为了景区的保护,如建设各种监测设施、景区核心区村庄搬迁等,不过,大笔的花费均与未来的旅游开发直接相关。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丹霞申遗的这几个地方,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当地政府投入的资金一是来自上级拨款,二是靠银行贷款。崀山“申遗”共投入4.5亿元左右,其中银行贷款1.55亿元,而赤水“申遗”投入的2亿元基本都是银行贷款。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崀山所在的新宁县2008年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贷款申遗”充分反映了当下申遗的非理性一面。
从当年“贷款修路”到现在的“贷款申遗”,这些超出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的行为,如何能够掩饰其赚钱为主的目的?
而这种投入,在彭华教授看来是值得的,他认为这相当于打造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当地官员亦不回避以申遗带动经济发展。
这固然有其现实性。问题是,如此“功利”的申遗又如何令公众相信,其将来亦会在保护遗产方面投入真金白银,其将来的旅游发展又如何避免与遗产保护起冲突?
好在“中国丹霞”申遗成功了。然而,令人后怕的是,如果申遗不成功怎么办?这些地方欠下的巨额贷款又该如何偿还?这样看来,“贷款申遗”更像是一场以遗产保护为名,而进行的“商业豪赌”。
申遗是好事,无论是自然馈赠给我们的,还是先人留传下来的遗产,均值得保护。然而,当下一些地方“申遗”已经变了味道,背离了“保护”的本意,也为这些景区将来经济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对此,有关方面应该引起警惕。
□吴鸣(媒体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吴鸣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