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和互联网对于阅读的改变已成为生活的现实。它们带来了阅读的便捷性,但其“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却对经典的阅读和传承形成了挑战。
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所积淀的人类文化的结晶,又是人类的不同文化所创造的共同瑰宝。它启悟我们如何生活,如何看世界,也让我们的人生有更丰富和更有趣的体验。但在当下,人们面对经典有两个困扰。
一方面,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人们已经感受到了过度的物质化所带来的精神困扰和焦虑,感到自己需要更多经典的滋养和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感悟,对于经典的阅读有需要和渴望。
但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和电子媒体的丰富性正使我们经历着巨大的信息爆炸,我们会发现自己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之中,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八卦、奇闻和各种千奇百怪的趣事所形成的“零散化”和“碎片化”的信息,使得我们难以持续地关注经典的传承;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在各种各样丰富而诱人的文化潮流和时尚之中,被一种“流”状文化的片段所吸引,难以持续地关注和宁静地体验经典之美之纯。
这种反差就出现在我们对于经典的渴望和无法持续地关切经典之间。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后,我们常常难以在生活中接触和品味经典,缺少真正的经典阅读会使我们的人生“空心化”,让我们在物质和欲望中失掉人生的主心骨,失掉对于事物的基本判断力和基本价值的持守。
人们都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当一些诠释经典的著作出现时,大家都很兴奋。经典仍然需要有经验的、丰富而又有意义的诠释,这种诠释既不是简单的消极的注解,也不是同样简单地庸俗地理解经典,将其片面化。
诸如王蒙解读“老子”、“庄子”,或者《读点经典》等书,都是将经典活化的最直接的努力。这些都能够切实地介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容易进入经典的世界——经典不再仅仅是高头讲章,鸿篇巨制,高不可攀;而是变得生动活泼,具体可感。
可见,最重要的还是直接和经典接触,直接阅读经典的原文,在片段的阅读中,让经典变成我们内在的精神滋养,感受中西古今的文化高境界和大格局,体验生命的丰富和宽广。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