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见有人在《新京报》撰文,指新版红楼“有点糙”。说它有点糙,这是目前大多数观众的共识。但这位作者根据某“红楼梦专家”的两点意见所指出的据说是“惨不忍睹”的“最大的BUG”,却让我大跌眼镜。
其首先举出的一处便是:剧中描写林黛玉是从扬州上北京,画外音说他们“经过扬州,转大运河一路北上,历时数月,开春之时进入了都中,到达京城。”假如本文作者仅仅是指出旁白中的“历时数月”一语有毛病,倒还有点眼光(因为当时从扬州上北京,不论坐船还是骑马,只要中间不耽搁,大不了一二十天顶多不出一个月,即可到达;“数月”二字确实夸大了)。可他由此得出的结论偏偏是:“其实,(书中的)真相是,林妹妹是从扬州去南京!走水路溯长江西进不过100公里,最多五天就到了。”这就把玩笑开大了。说他是“一百步笑五十步”也并不为过。
凡认真读过《红楼梦》原著的普通读者,别说是“红学专家”了,竟然至今还懵里懵懂地以为书中的宁荣二府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南京,这样的人恐怕微乎其微。
因为这件事在书中真是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虽然由于作者当时所处雍正、乾隆年间那种特定的政治氛围,以及他业已败落却不曾灭绝的家族人等还依然健在,因而会在行文中处处小心处处为尊者讳的自身处境,便在叙述这个“京城”、“京都”时,没有直接点明北京。但从书中的大量描写和人物的话语中,无不明白地指出现今的贾府绝非南京,则是肯定的。
也许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和那位“专家”,都误解了小说开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提的一个小小疑问。贾雨村听冷子兴说如今“都中”的荣国两门“也都萧疏了”,深为不解地说:去年他到金陵地界的石头城,从贾家“老宅门前经过,……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都峥嵘轩峻……哪里像个衰败之家?”或许以为这就是书中的贾府了。可是人家说得很明白,金陵石头城里是贾府的“老宅”,大门前已经“冷落无人”了!所以同样是说这话的贾雨村,后来护送林黛玉进京所看到的“都中”宁、荣二府,不分明是“街市繁华、人烟阜盛……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么,哪是南京老宅那种“冷落无人”的样子?
一些并没有细看原著的人也许还会疑惑:书中的主要女性不都叫“金陵十二钗”吗,这又如何解释?其实这在书中也写得明明白白,所谓“金陵”是指“金陵地界”,即明代的“金陵省”或清代的“江南省”,既包括南京,也包括苏州、扬州等地。书中的正、副、又副十二钗,全都来自南方老家,黛玉是从扬州来的,宝钗、凤姐是从南京来的,湘云、妙玉是从苏州来的,如此而已。贾家四艳虽然也都出生在南京,也许她们(包括宝玉)离开时年龄较小,对南京并没有多少印象。所以宝玉在见到“金陵十二钗”图册时,才会好奇地问警幻仙子:“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有十二个女子?”给曹雪芹的原稿作批语的脂砚斋也特意批道:“‘常听’二字,神理极妙!”试想,一个普普通能的词,有何“神理极妙”可言?不就因为作者微妙地写出了宝玉离开南京时年龄太小,竟对自己的出生地毫无印象吗?
详细举上面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对新版也好,旧版也好,固然都可以各抒己见。但是最好不要一知半解地瞎起哄,弄得大家无所适从。尤其堪称“专家”的人更须谨慎为妙。
□邓遂夫(北京 红学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