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关于鲁提辖、关于朱自清他爹的“教材之争”还在延续,我可是早就厌了。读者朋友,你们要知道,真不是每个搞学问的都像他们那么无聊的,求求你们别再借机妖魔化“叫兽”这个弱势群体了。
我从不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发言,不是因为这事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太重要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学教育十分孱弱,大部分人的文学认知全靠中小学那点儿教材在撑着,毕业多少年后交流共同记忆,谁也不说物理化学公式,都是化用语文课本里的句式字眼———从这点来说,鲁迅真不能废,谁的话也没大先生的话那么有多义性,那么有穿越感。想当年,新文学作品正是依靠大量地进入中小学课本,才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经典化,成为能与数千年文学菁华相颉颃的生力军。当然这些经典能否抵挡住后辈画家与更后辈司机的联手质疑,这是后话。总之,对这么重大的问题,我一般无力也无欲发言,这个道理也是中学课本教给我的,所谓“肉食者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我不发言的另一个原因,是从根本上反对“语文”这门课。语文是啥?是教语言还是教文学?如果是教语言,事情就很简单,选文只要看它是否符合语法,语句是否能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意思,文章言辞是否优美,是否有感染力。断不会讨论到交通法规与暴力美学的层面上去。如果是教文学,情况会复杂一些,萝卜炒青菜,各人心中爱,谁还没点儿小心思呢?但总还是有办法的。比较起来最糟糕的,是语文课既教语言,又教文学,还兼管思想品德、法律常识、历史评价、政治地位……如果说《红楼梦》是清代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小学语文教材就是当代的葵花宝典。
当然,作为一名外行与公民,我也是有想法的。我理想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是由语文教师自由选择的。理由一:教师自己选择的教材才是最有想法、最有感情的篇章。“教育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兴趣”,这是谁说的?金句啊。
理由二:教育必须树立教师的中心地位。一位教师连教什么都不能自作主张,他能教出中心地位来?家长会为了某位教师,而不是某某重点为孩子选择学校吗?如果有朝一日,丁副教授肯像民国时代的叶圣陶、朱自清那样,去某中学兼职教语文,我是很支持他将《背影》从自编教材里删去的,甚至愿意让孩子在他手下就读———至少丁老师有他的独立判断,大不了孩子回家我再给他补上《背影》。
如果真能这样,支持《背影》的人们也不用担心丁老师的言论真的生效,让《背影》从此消失于中小学语文课本。《背影》是打不倒的,民国教育部并未强制将这篇文章选入语文课本,但朱自清一去世,全国有多少教师、学生为“《背影》的作者”离去而恸哭,他们献给朱先生的挽句也是“长向文坛瞻《背影》”……丁老师自己不喜欢这篇文章,你们生什么气啊?你们中有人不喜欢李宇春,有人不喜欢芙蓉姐姐,有人还不喜欢苍井空,我生过你们的气么?
如果一定要反对《背影》,莫如反对几十年来将《背影》等美文僵死化、程式化的教学,那些从教学大纲到教辅示范,再到老师们了无生气的讲解,早已将《背影》的文学力量消磨殆尽,成为了又一篇留在教材里的美文尸体。与其为了尸体吵架,不如想法救活它吧。
□杨早(北京 学者)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