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对收视率和票房的热衷,将会误导舞台艺术“货币化发展”,导致舞台艺术为了迎合市场而忽略对艺术表演内容和思想的追求,从而由高雅流向低俗、媚俗甚至庸俗
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我国舞台艺术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发展时期。但总体看,当前从事舞台艺术表演的队伍,心态比较浮躁,对艺术造诣有追求、有目标的艺人为数不多。更让人忧心的是,当前舞台艺术表演的队伍中,演员生活攀比、追名逐利等现象时有耳闻,令舞台艺术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威望大打折扣。
反观当年京剧“四大名旦”等老一辈艺术家,很多人并没有高学历,但凭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刻苦自学,最后都成为琴棋书画皆通、艺术修养极高的大家,留下大批经典作品。当前的不少舞台艺术表演者,正是缺少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们那种执著和刻苦。
队伍建设是一方面,舞台表现是另一方面。当前,很多艺术工作者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探索和突破,受到市场欢迎,很好。但客观说,一些艺术表演还存在低俗、媚俗甚至庸俗的现象,比如有的小品,短短10分钟就演了两三个色情笑话;有的话剧,大篇幅描述所谓的“床上那点事”。我坚决反对。
舞台艺术是一个直接与观众面对面的艺术种类,票房和收视率并非检验戏剧的唯一标准。在舞台艺术表演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统筹中,社会效益必须放在第一位,舞台艺术必须坚决反对低俗、媚俗乃至庸俗,坚守社会道德的底线。否则,对收视率和票房的热衷,将会误导舞台艺术“货币化发展”,这将导致舞台艺术为了迎合市场而忽略对艺术表演内容和思想的追求,从而由高雅流向低俗、媚俗甚至庸俗,给舞台艺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里也要辩证地看雅与俗。形式高雅的剧种、剧目,如果内容低俗恶俗,那也是“俗”,应该坚决反对;相反,那些被定义为“俗”的剧目、剧种和演出形式,只要演员能让每一位走进来的观众身心愉悦,使观众受到启迪、感到振奋,就是“雅”。
总之,舞台表演艺术具有专业性特色,但所有这些技术性的东西都必须依附于剧目的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与其让观众前仰后合地笑完后一无所获,不如让观众在微微一笑后带走哪怕是细微的心灵震动。如果舞台艺术放弃了对于思想的追求,无疑是自绝生路。
我从艺超过60年,最大的经验之一就是演员要想真正受到群众欢迎,必须要让观众“有所得,有所获”,而不是玩弄虚名,以票房为唯一准绳。所以,希望年轻的舞台艺术演员们能沉下心来,提高自我文化素养和表演技艺,在艺术上有更高追求和更大进步。
(本报记者吕绍刚采访整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吕绍刚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