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的最大问题是成为文化消费
对于文艺批评的自觉与敏锐,荣念曾从小就有端倪。复印机刚出来时,他常常在不同的纸和胶片上做影印,然后重叠到一起看。他觉得,看看一件事在不同角度下的呈现,是与自己的沟通,然后从中找到新的空间做自我评述。他觉得创作与照镜子挺接近。“有些人创作如照镜子一般自恋;而有些人创作如照镜子,能看到后脑勺,可以照见环境、光与你的关系。”最早的时候,荣念曾一边自己创作,一边自己换一个名字骂自己。在这样“照镜子”的过程中,跳出来辨证地看,逐渐就能了解到不断变化的自己。
近来常往来于北京、上海的荣念曾,认为北京最有趣的是“剧场的多元化”。而与香港一样,他认为北京剧场最大的危机就是面临文化消费。比如他觉得林奕华的《包法利夫人们》应该在商场里做最适合,搬到剧场就成文化消费了。“艺术家需要做选择,要么先入了文化消费的轨道再谈创作。要么就是跳出文化消费,保住文化创作。”
早逝的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与荣念曾有多年交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柏林伦敦、纽约电影节等国际文化团体与荣念曾有密切联络,早期陈凯歌与张艺谋的片子就是荣氏的推荐。荣氏记得与杨德昌相识是在后者拍完《海滩上的一天》。在台北,杨德昌约了侯孝贤一起,请荣念曾帮他们在欧洲推片子,杨德昌一口气就签了很多部影片的版权给荣氏。“我不是片商,有些事情做不了,但他信得过我”。
后来,杨德昌每次打电话给荣念曾时,两人都在不同城市的机场。每次都说“那只能下次见啦”。得知杨德昌患病时,他人已在洛杉矶了。“如果他在,他拍《色·戒》,性爱博弈不会是着重点,而会着重于后面文化的争持,会更有趣”,荣念曾说,杨德昌已经有了一个写好的剧本,他希望能说服他太太,将剧本打印出来。明年,荣念曾打算做一个纪念杨德昌的活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
更多新闻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