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文化、学术是最容易受冲击、被轻视、被扭曲的。著名作家冯骥才曾悲愤而无奈地说:我们的文化都被钱收买了,我们反过来又拿文化卖钱,这是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德国汉学家顾彬说过:大陆的一些文学作品充斥着套话、白话,索然无味;香港、台湾作家的语言蕴含丰富,值得玩味。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不舒服,但值得我们思考。
轻视文化,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忽略学术,我们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做学问的人不知道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发展史,更是很难做出博大精深的学问来的。
从清末到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经民国、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极不平凡的一百年。这期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社会思想和科学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撞,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全面接触的高潮,它标志着中国文化、中国的学术进入了现代形态。这期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给予中国学术以新的活力与极大的影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最能反映一个时代文化的便是这个时代的思想与学术,而学术著作是思想与学术传承的主要形式,其中的优秀成果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在时间的长河里自然积淀而成的。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科学的专业标准选取其中的精华,汇集出版,是对中国百年学术成果的展示与总结,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前人汇集编纂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大型丛书保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护住了中华文化的根脉,遗泽万世,功德无量。今天,商务印书馆启动《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这一出版工程,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梳理我国一百年来学术发展的轨迹,彰显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学术的标志性人物和代表性著作,从而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读懂学术探索的艰辛,对前贤多一份敬重,对学术多一份敬畏,对文化多一份爱惜。
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一向以文化积累、学术传承为己任,即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能坚持守正与出新并举、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出版理念。相信商务印书馆必能博采众家意见,把这件关乎学术传承的大事做好做精。
(本文节选自作者在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专家论证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辑所加。)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江蓝生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