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叶之植
一则有关中国作协在重庆召开第七届九次主席团会议的消息,让中国作家的集体活动和中国作协少有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不关注会议的议题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而是在当前西南五省旱灾仍在蔓延、全国人民都心急如焚盼望旱情早些缓解,并身体力行争取为灾区人民作出个人微薄贡献之际,中国作协在灾区重庆大肆摆谱儿:以250人的规模,坐豪华轿车,住五星级酒店,吃每桌2000元以上的大餐。此情此景,与当地的旱情和百姓为了每一滴水而奋斗的艰苦形成巨大反差。
据报道:长江、嘉陵江重庆段的水位持续下降,大面积河床已经裸露出来。如此旱情,作家们不可能听不见、看不到。然而,无论是作协官员还是著名作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鲜有透露出关注,要么大谈饱受诟病的作协有“一万个存在的理由”;要么就标榜自己是中国“做慈善最多的作家”。
作协也许觉得冤,与一些垄断部门和贪官的奢靡相比,作协的会议做派算不得十分过分。国家电力公司一次125人的内部人事干部会议,3天就挥霍了304万,中石油的吊灯还得156万呢。可是老百姓的批评不是无缘无故。如果这是一家私营企业到重庆开会,就是出门包专机顿顿吃鲍鱼,老百姓也说不出什么来,人家花自己挣的钱,客观上还能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呢。但是,作协开会不能这样。
道理很简单。作协的经费来自纳税人,作协用纳税人的钱给200多个驻会专业作家发工资,这次的会议也是纳税人买单吧,老几位这么铺张浪费,纳税人可就不答应了。尤为不能容忍的是,会议所在地正忙于抗旱救灾,就太不合时宜,也太刺激群众神经。
国家闹旱灾,作协到旱区住总统套房吃大餐高谈阔论,退一步讲,即使由作协官员和作家们自掏腰包,也不是明智之举。我就纳了闷了:这250人当中,连同重庆作协的那帮负责接待的大小龙套,怎么就找不出一个明白人呢?这种不合时宜的举措,不就是撞枪口找骂吗?说到底,这绝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映照出当事者的人文精神与境界高下。
我们还能对这个已经在五星级酒店召开的作协大会乃至会议的成果,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什么期待吗?不会了。因为戏还没有开锣,我们就已经分明感受到:他们已经在拿老百姓打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叶之植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