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红袍》是亿术而不是艺术
2010年04月01日 08:40 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印象大红袍》剧照。

●“印象系列”应该命名成“亿术”而不是“艺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过亿票房。

张艺谋的新作《印象大红袍》这周开始在武夷山上演了。“荣幸”地去看了一场,结果与其他“印象”的感觉一样:脑袋里只有一堆光与影的“印象”,却根本讲不出这东西到底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似乎也用不着明白那么多的细节吧,只要了解他们的目的就行了。《印象大红袍》的目的很明确,开场的对白里那一声高喊就说得很明白:卖茶,卖好茶!所以,你根本用不着去理解,那么多的光与影,山与水,究竟是想代表什么含义。你只需要知道,你到了一个产茶的地方,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推销当地的茶叶而已。从这个特别功利的角度出发,再看一遍《印象大红袍》,也就不觉得王潮歌口中所谓的“艺术”有多么高尚了。不管是山水的写意运用还是360度的旋转舞台,看上去传递的信息也都偏离了茶文化本身的雅致。

如果换成更世俗的眼光,你其实可以把这个东西当成是你对张艺谋的印象。因为从内容上来看,《印象大红袍》总让我感觉是张艺谋这几年电影的合集。

开场的写意山水暂且不提,第一个段落里的各种元素其实都有他过往的痕迹。茶馆的喧闹,本应是一种《清明上河图》的味道,但红黄两色的搭配看起来却颇有种《黄金甲》里的宫廷贵气;再转到定格的双层小楼,看起来又成了《三枪》里的麻子面馆的样式。后面的“人工竹林”,更是让人想起《十面埋伏》那段射箭狂奔;甚至清冷的光束下出现的两个在地上描画“茶道”的人,看起来也与奥运开幕式上第一环节里在空白画卷上作画的舞者属于异曲同工……

这么多张氏元素体现出来,真没法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本来在这一系列实景演出里,张艺谋和实际操办的樊跃、王潮歌就被称为铁三角,把他的细节移植过来本就无可厚非,但根据王潮歌等人的说法,张艺谋其实真正参与到演出讨论的次数并不多,但他俩却没有利用好这一机会,充分地把自己的风格展示出来。事实上,每个导演都会有自己的追求,在想法上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所以,我只能这样理解,不管是《印象大红袍》,还是别的什么印象,其实都是一种妥协。王潮歌和樊跃,向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的光影风格妥协;而张艺谋,则将自己的艺术品位向商业利益妥协———从最早的《印象刘三姐》,一直到即将筹备的《印象普陀》,其实都只不过是在为当地的经济服务,为拉动当地旅游消费的GDP而制造的一种噱头而已。所谓的印象系列,跟名满全球的印象派唯一的共同点,仅仅是重视对光的运用而已。所以,印象系列如果要称之为艺术,那么重音也应该放在后面,“艺”不过是个辅助的陪衬。如果真的要把他们的目的直白地表现出来,应该建议把这一实景演出的体例命名成“亿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过亿票房。郑照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郑照魁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