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春节倒计时,人们在对春晚抱有期待和好奇之外,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但不论褒贬,春晚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春节的传统节目。
春晚为什么会被接受?因为它与“年心理”一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的,符合人们的情感表达,成为笑星的福地。可以说,当代笑星的知名度是春晚成就的,更是“年心理”、“年文化”成就的。这因为,春晚的形式是合家团聚的,一家人围坐看电视,符合中国人全家团圆的美好理想,又符合人们守岁的传统习惯。所以,春晚可以在人们心中扎根,成为我们最近20年来对“年文化”的一种伟大创造。
与春晚一道成为“年文化”的,还有春运。团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梦想,有了这样的梦想,才有了现代社会的春运。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每每望着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动情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
欣慰的是,由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这一整套密集而丰富的“年文化”,正越发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假期前调、春晚现象、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等,春节正摆脱“淡化”的威胁。特别是从2008年起,年三十“转正”为国家法定假日。中国人过年从腊八开始,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年三十晚上是高潮,初五开始,年俗活动由家庭走向社会,正月十五是压轴戏。年三十晚上最重要,之前都是“忙年”,扫房子、置年货、返家乡。如果年三十不放假,似乎与民俗相矛盾。想当年,我和几位民俗学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把清明、端午、中秋调整为法定假日,后来又建议将春节假期前调一天,年三十(除夕)放假,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了,我们很感动。因为调整假期,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大事。
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这里有民族和民间的精神传统、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和地域气质。如果我们不从文化、精神上看节日,就不明白节日为何物,会不经意间随手丢掉。
所以,我还想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不经意中可能丢失的“年味”。因为,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冯骥才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