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经济的魔力,令人震惊
陵墓经济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这位复旦大学的历史学者也是故意掩盖,过分低估。以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为例,2008年5月1—3日,共接待游客27498人,基于北京昌平区政府同期旅游业的综合收入82.3元/ 人,一个定陵平均每天就会创收75万。
再看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在2007年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2.9亿元。随着“黄帝祭祀”升格为国家祭祀,预计在2015年,该陵为黄陵县政府创收8亿元。据有关资料测算,旅游业每收入1元,能够带动相关部门产生经济效益4—5元,个别部门可达7—8元。因此,像黄陵和安阳这样的陵寝旅游业的发展,会拉动催生当地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从秦始皇陵,明十三陵,黄帝陵,到未来的曹操高陵,“陵墓经济”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业新的增长点,特别对我国中西部的后发地区,具有极其巨大的吸引力,这给我国文保工作将带来不容乐观的影响。
给地方政府的几条建言
今天,陵墓经济的起动机已经发动,前有周庄、平遥的成功案例,基于民生和经济利益的考量,部分地区将陆续启动陵墓开发,滚滚洪流,很难阻挡。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揭示了陵墓经济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应对汹涌而来的陵墓经济大潮。这里并不是曹操和秦始皇的个人比较啊!出于学术原则和道义,我们必须向地方政府实事求是的建言:
1.开掘的本质是科学探索,以曹操高陵为例,地面上的论证多年才动手开掘,即使这样,开掘前谁也不能肯定地下的情况如何。盲目的投资陵墓开掘,地方政府如果不做好最缜密的科学论证,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
2.陵墓开掘的过程也是科学不断论证的过程。以二里头遗址为例,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初步认定是商朝遗址,谁想到20年后,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该遗址又被认定是夏代遗址。随后,又有很多人对该遗址的夏代属性表示了质疑。所以,除非是明清陵墓那样有明文确定的陵墓之外。在实践上,陵墓的定性是会发生变化的,并不是一定依照开始的定性。比如,曹操墓以后会不会随着挖掘深入,它的定性会不会有变化?未来的事情,我们无法预测。所以,地方政府必须通盘考量,慎重对待考古发掘的结果,以免造成巨大的浪费。最好是等到陵墓完全挖掘完毕,可这个过程,常常是很长的。还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例,到目前挖掘了50年,还远远没有结束。
3.陵墓保护是陵墓经济的核心。必须做到保护好陵墓,而不是造成文物的损害。否则,就会大大降低陵墓经济的收益。
总之,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陵墓开掘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必须以民生为先,量力而行,不要损害当地民生问题解决。真正要做到产业促进文物保护,以文物保护带动产业开发,实现文化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