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是拍过一些好电影的,譬如他的《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个都不能少》,前者用深挚醇烈的爱心拍摄了一部向父辈们致敬的电影,细腻大气,真实感人;而从电影艺术角度,后者则展示了张艺谋在无故事前提下那种自然而精致的叙事能力,让观众看到,电影在与生活贴合时,怎样将粗朴的生活提升为人性美。《一个都不能少》等上世纪90年代的老谋子电影,曾经让人们对张艺谋及中国电影寄予厚望。然而,张艺谋用他21世纪的3部“转世大片”,彻底摧毁了人们对他的这分期望。
这是一个媒体打造世界的时代,看或不看,观众总是被动的。因为其文化积累,更因为当下中国红不红、白不白、商不商、文不文的文化导向。“张艺谋电影”无论多么退化变质多么烂,总还是会有渠道将善良的中国观众忽悠进电影院的。媒体表现就是一例。《三枪》首映票房表现,南北多家平面媒体的报道是“相对冷淡”。但是12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却称:“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影片《三枪拍案惊奇》昨天在全国上映,首日票房达到2100万元,创国产影片历史新高。”面对种种各说各话两相矛盾的报道,面对高高低低虚虚实实的数据,普通观众更加难以辨清一部片子的票房,究竟是创历史新高还是新低。可困惑之余,泱泱大台央视其报道权威也不容怀疑啊,它必然客观上成了某部电影最好的“导座”。
无意的亢奋,有意的炒作,或真相或假象,凡此种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年来,中国观众习惯了在疑虑中走进电影院看张艺谋电影,然后带着受骗和被愚弄的心情走出电影院的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电影经验”。
相对于强势的舆论工具,观众是被动的。严肃的批评家,应当有一种主动的态度。对于张艺谋的“谋钱不谋艺”的电影现象,要有认真理性的分析,不要哭,不要笑,也不要骂。批评家不要跟着观众重复“上当看张艺谋”的“中国电影经验”,要为观众做好批评和引导工作。如果我们的批评家总是满足于附和着观众骂声去与张艺谋嚎战,只能说明,我们的批评家疯了,或者在故作“疯了状”。
这一次,错的不是张艺谋。
肖鹰(清华大学教授)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