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有没有“暗算”中国文化?
2009年11月10日 09:31 燕赵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全球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准备在中国落“沪”,搅起的不仅是一潭经济领域的春水,种种文化层面的忧虑随之而来。《环球时报》调查显示,50.3%的受访者对此持反对态度:有将此看成“美国的文化侵略”者,有忧心于“用大量中国的土地去塑造美国的品牌不利于中国”者。在各个网络论坛和博客上,类似观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反伪斗士”司马南便将此视作一个“文化自信”问题;更有某教授提出一种颇为骇人的观点:迪士尼乐园是“文化破碎机”。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质疑上海的迪士尼乐园项目——比如其多达6000亩的庞大占地是否合适?该项目对周边的商业和人居环境的巨大影响是福是祸?上海建设该项目会不会和香港重复而有“兄弟相煎”之嫌?或都有其一定的依据。但对从文化的角度质疑之,笔者难以苟同。

迪士尼的品牌和商业模式创始起源于美国,但这是否便意味迪士尼的一切就能代表“美国文化”呢?笔者以为不然。从迪士尼乐园的本质来看,其所推广的只不过是花样百出的玩乐,从文化角度理解其核心只有两个字:“快乐”;而从商业角度理解其核心同样只有两个字:“赚钱”。换言之,迪士尼进入中国,其所关心的只是国人的钱包,而不是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暗算”。

当然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迪士尼发源和成长于美国,其中掺杂的“美式文化”可能多一些。但首先,“美式文化”首先并非其核心;其次,其中的“美式文化”并不一定是不健康的,所以大可不必为其可能的负面影响力而担心。

我们应该相信文化或娱乐当中有一些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形式、价值和意义。比如为孩子创造快乐的机会,为成人圆一个“回到童年”的梦想,以特技手段让喜欢幻想者“飞翔太空”……如果这些娱乐方式都能算是文化内容,则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无论任何人创造出这样的娱乐形式都是应被乐于接受的,尤其是不要为这些形式贴上国籍或族别的标签。具体到迪士尼乐园,其实便是一些娱乐形式的载体罢了。

如果我们以文化的理由反对迪士尼公园,那么笔者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反不反对文化内涵可能更深的“唐老鸭”和“米老鼠”?反不反对《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狮子王》?是否也要反对中国特色鲜明的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说到《花木兰》,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这部迪士尼经典动画,其中表现更多的究竟是“美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至少,在这部动画片中,不仅内容是中国民间故事,就连许多背景都如同中国的泼墨山水画,从汉唐服饰到明清庭园,从中国书法到民族乐器,内中的“中国元素”令国人备感亲切。这位“花木兰”还获评为1998年度“亚裔风云人物”。

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和《狮子王》这些迪士尼的经典产品当中,可能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价值观的渗透问题,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让无数孩子们有了“善与恶”的初体验,而“狮子王”则引导人们深入思考生命的责任和意义。如果这是“文化渗透”的话,我们对此应该持欢迎的态度才是。□郭之纯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郭之纯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