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谭】
“现在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一位大学女生的这番话,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然,你可以想象,这种论调遭遇激烈的口诛笔伐是免不了的。什么“丧失人格和尊严”,什么“没有灵魂”,诸如此类的骂声还算轻的,有人干脆就说这是“犯贱”。
实际上,如果不把这话语当作一种事实,而仅仅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看,这位大学女生不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论题。况且,认为“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并不等于这个人就一定会这么做。世界是复杂的,价值观念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在这个前提下,放开讨论这个话题,反倒有利于澄清谬误,厘清价值。
所以,对于这场争论,我感到诧异的并非有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义愤填膺或忧心忡忡,而是一种社会多元化价值交流和辩论风气的匮乏。为什么那么多人听到类似言论,会感到如此惶惑不安呢?在某种意义上,那正是因为他们从来被灌输了一整套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标准答案,一旦有人提出异议,仿佛就是在颠覆他们的整个人生。换言之,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直缺乏提问和质疑的氛围,因而对一个逻辑性命题也难免阐释过度。
在我们的教育中,从小到大,知识都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传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越来越不懂得发出“为什么”的声音,遑论通过逆向思维,穷尽一个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而当我们走上社会,同样也要面对一个鼓励“不争论”的生存环境。通常是,一个问题刚提出来就被上升到极其严肃和敏感的高度,很难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怀疑就等于质疑,质疑又被视作背叛,所以“不一样的声音”总被当作异端而受到压制。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青年报》掀起过一场人生观大讨论。化名“潘晓”的两位作者在这家报纸上发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慨,短时间内引起全国范围内的热烈讨论,报纸每天都会收到上千封群众来信。但最终,这两位作者,一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学校勒令其退学,另一位也经历了几番人生大起大落。
类似故事还有很多。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讨论或文化争鸣,完全没有必要急着作定性、下结论。不是有句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嘛,为什么不能让人们深入讨论呢?过了二十多年,这家报纸当年的负责人还遗憾地说:“如果那场讨论能继续深入下去的话,关于青年思想的问题可能会解决得更好。”
对于“白毛女为什么不能嫁给黄世仁”这个命题,我想也应该以这种态度看待。甚至可以说,从这位善于思考和质疑的女大学生身上,让人看到了这个时代正在进步。如果一个大学生连想也不想,就全盘接受文学作品里的观念表达,那只能表明新的一代依然在走我们的老路。如果一听到不合乎主流的声音,就感到问题十分严重,甚至吓得不知所云,那只能说明这些人不仅已老了,而且正在被时代所抛弃。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