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明
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棱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这样的课文竟然在时下通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时有出现——浙江3位较真的语文老师,咬文嚼字,挑出了课本里的刺。教师们称语文教材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部分课文更是连常识都没有。(《扬子晚报》9月24日报道)
三位语文老师的较真精神有利于消除小学教材中的硬伤,免得继续误人子弟,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不过,他们所称的“这些课文有赞美母亲的、提倡发明的、歌颂伟人的,却极少有童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课文。有的价值观陈旧,用美德‘绑架’孩子,已经不能让时下的孩子们信服”之说,有商榷的必要。教材的写法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教材主旨的明确不是一码事。人是具有主观意志的群体,主观意志决定了精神创造的东西无法与精神印记彻底脱离关系。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即便是教育的工具,就不是纯粹的语言文字,其中必然包含着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在内。学校教育是孩子们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在教孩子们识字的同时,还肩负着传道的任务。社会伦理常识的教化,需要在课文中传播。也就是说,道德因素的灌输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将美德传播贯穿在课堂中,是小学语文教育的职责。称这是一种“道德绑架”,只能说这三位老师虽然认识了美德教育的客观存在,却奢望道德教育和语文教育脱钩,或者干脆甩掉道德教育,追求所谓的纯语言文学的教育。这恰恰是一种莫大的误识。
“道德绑架”和“道德传播”、“道德教育”风马牛不相及。“道德绑架”是一种道德要挟,这个概念有着明确的针对性。没有具体的事例,没有针对具体事例的上纲上线,就不存在所谓的“道德绑架”。举例来说,传销者推销一种器材,是老年人的专门用品,他们跟你说买这种器材是尽孝的表现,不买就是对父母的大不敬或不孝顺。这样,将被推销者陷入到道德的峡谷,不乖乖掏钱就输在了道德的高地之上。这种强迫推销行为才是名副其实的“道德绑架”,该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小学教科书中介绍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弘扬社会正义的内容,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这些美德的必要性,既合法也合乎伦理,属于道德(美德)传播的范畴。这种传播具有宣传性,但丝毫没有绑架的成分,并没有威胁说哪个孩子不如何便是不道德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有明确的立场和偏向,这用不着刻意掩饰,只是它和要挟不沾边,更不是变相的暴力式的绑架。江苏这三位语文老师在没有搞懂何谓“道德绑架”这个基本概念时,轻易地给小学教材中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上纲上线,其断言才是真正的道德绑架。他们的意思很显然:不撤销这些传统美德的传播内容,小学教材便是在“道德绑架”小学生,教材的编订者和出版者乃至教育工作者都扮演了“绑匪”的角色。如此逻辑,能站得住脚吗?
道德是维系社会存在的“绳索”。这道绳索过紧不好,过松也不行。给道德松绑,是给边缘地带的准道德松绑,但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却不能松绑。至于教材的写法可以更形象、更科学,若就教材的写作缺陷上升到绑架的高度,实在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该回家好好看点书、静下来自省一下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刘海明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