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用在漫长时间的浸润淘洗中形成的文学经典的标准要求“快餐”式的网络文学,不知是对文学经典的默默致敬,还是对网络文学的高度苛求?
如果麦克卢汉生活在今天,他应该不仅欣喜于“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预言成真,恐怕更会为网络时代的巨型“内爆”而惊异不已,在他上世纪六十年代观察到的新鲜的电子世界里,网络还是一个未成型的未知数,而如今,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存在形态。
在各色的网络娱乐中,网络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今天不会再有人去质疑网络文学的合法性和生命力,人们要问的是:网络文学的未来到底有多么广阔?这种被称为“后纸张”时代的文学是否真的将取代纸版文学?就像“印刷资本主义”取代了古老的龟甲、竹简和羊皮卷等书写工具。
网络文学的发展只有十年历史,其发展模式却日新月异。在“榕树下时代”,早期网络写手如安妮宝贝等人,虽然在网络上点击率甚高,也无法将之兑换成物质价值,最后只好迂回至传统手段。但在“起点时代”,通过VIP阅读分账,网络作家也能够像传统作家那样通过文字和书写实现自我的价值,2008年,“起点中文网”旗下年收入过百万的作者多达10人,普通的也能月入过千。可以说,对文字的热爱(它意味着超脱现实的虚拟感受)、利益的可实现性(它意味着足不出户就可以赚钱)、强烈的被认同感(网络点击和网民的即时反响)等都是刺激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盛大投入千万巨资打造了一场网络文学盛宴——“全球华语原创文学大展”,截至目前已经收到数万余部参赛作品,远远超过“茅奖”“鲁奖”等任何传统奖项,而大展自开始以来就如同电视选秀般的热闹:网友投票、大众评审、专家评委、短信拉票,大展还设计了网上拉票活动,粉丝可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呐喊助威……网络文学世界一片“盛大的狂欢”景象。同时,由著名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评审团,陈村、孙甘露等人毫不讳言对网络文学的乐观态度,陈村甚至预言未来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将会基本灭绝。
如果只是以“量”为依据,这种预言很快就可以成真。但是我们都知道,文学的高低不是由数量决定的,这个虚构的广阔而丰富的世界需要作家投入全部的才智和心力,略萨曾以“绦虫”形容寄居在作家体内并噬尽其身心的“文学抱负”。网络文学在成就自我的盛大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文学丰饶的质地。在点击率的高压下,写手们多使用网络符号、短小句、新鲜突兀的词语、幽默犀利的叙述来组织文本,不可能精细而漫长地雕琢语言、情节和人物,遑论深邃的思想和主题。而网民的即时反响则使写作者彻底改变了“作者中心主义”的姿态,边写边改,有时连结局都是根据网民的要求写的。可以说,这样的小说不再是个体心智和思想的产物,而是写手、网民、市场、利润和点击率的集体“合谋”。
在论及大展的评选标准时,执行人和评委都一致表示,传统的文学标准不可能改变,网络作家也应该多读经典,像传统作家那样多去感受世界和人生,这似乎与“灭绝”说十分矛盾。而试图用在漫长时间的浸润淘洗中形成的文学经典的标准要求“快餐”式的网络文学,不知是对文学经典的默默致敬,还是对网络文学的高度苛求? (曹霞)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曹霞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