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入殓师》背后的思考:死亡也是生命开始
2009年09月02日 11:15 法制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生死之间的责任与尊严

——电影《入殓师》背后的思考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诗人对于生死的美化,是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但却不是我们真实的归宿。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死亡,来得突然、凌乱,让人措手不急,不仅不能如秋叶之静美,反如台风过后一片狼藉。我们害怕死亡,也许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后的孤寂与尊严的丧失,被人嫌恶,被人当作一摊腐肉、一具尸体,任你活着时再风光无限,死后也是臭皮囊一副。想到这些,我们悲从中来,我们恐惧、害怕与绝望。

然而电影《入殓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死亡,一种不仅静美,而且绚烂与肃穆,死后比活着更有尊严的死亡。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肃然起敬,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意识到,原来人还可以这样离去。

对生命思考的转变

影片男主角小林是东京某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但乐团突然解散,他不仅失业了,还因为购买昂贵的大提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小林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在艺术之路上已经无法再走下去,于是决定放手回老家山形。这个时候,小林对自己说:“自己一直坚信的梦想,也许根本不是梦想。”他对于生命的理解,已经开始变化。

回到老家,开始找工作的小林无意中从报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上面写着:不问年龄,高薪保证,工作时间短,无试用期,欢迎没有经验的人。对于只会拉大提琴的小林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工作机会,于是他决定去试试。出人意料的是,这份在广告上写着旅行方面的工作的公司。原来是一家专门做入殓工作的公司,社长告诉小林,这个“旅行”,是指送人踏上安详的旅程。

第一次跟随社长外出工作的小林就碰到了已经死去两周、身体开始腐坏的老人,在工作现场,他无法遏制地呕吐。

腐朽的死亡气息让他害怕,但也再次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真正开始接受这份工作是第二次跟随社长去给人入殓。经过社长的清洗、化妆,死去的女人仿若又重新活过来,更使开始对社长不恭的死者的丈夫向社长说出“这是我看到她至今最美的一次”的话。小林对于入殓这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他开始感受到“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

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

小林接受了这份工作,但身边的人并不理解,朋友的冷漠、妻子的离去、世人对这份工作的鄙夷,让他动摇了,不知自己是否应该坚持下去。社长向他说出自己为什么开始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向他说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但直到小林第一次亲自进行入殓,接受了死者家属的感谢和跪拜,他才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的崇高和其深刻的含义。这份工作对于小林来说,不再是一份高薪的工作,而是梦想、责任与尊严。

妻子回来了,但依然不能接受小林的工作,直到她参加澡堂老奶奶的入殓仪式,看到丈夫是如何工作。入殓仪式有一种魔力,它使死者复生,生者动容。小林因为看到社长进行的入殓仪式而接受了这份工作,妻子也因为看到小林进行的入殓仪式而理解了丈夫。而作为观影者的我,在片中每一次出现入殓仪式时都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这是一种完全无法控制的自发情感,让人心生敬意,对逝者、对死亡、对生命的崇高敬意。

影片的最后,小林通过对抛弃自己30年的父亲的入殓仪式而彻底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实现了对父亲的原谅。最后一个镜头,当小林和妻子把自己送给父亲的小石子贴在妻子身怀六甲的肚子上时,影片最终给我们的信息,不是死,而是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死,也许是一扇门,死并不意味着结束,穿过那里,走向下一站。”

实现梦想、责任与尊严

《入殓师》全片浑圆工整,一气呵成,几无可挑剔之处。影片并不煽情,一切都是淡淡的,无论是片中的情感、演员的表演,还是久石让的配乐,都是宁静而深远的,没有刻意地铺排,但每一处,又都是经过精雕细刻,仔细打磨的。

仪式是日本文化中一个极重要的元素,从茶道、花道、香道到剑道,一切都是按照仪式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入殓的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这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大提琴师的小林,为活着的生命制造美;作为入殓师的小林,为死去的生命制造美。少了这种仪式,入殓就失去了其最核心的美和意义。

影片中小林和妻子对入殓的看法的改变,都是通过这种仪式而实现的。而每一个死者的家庭,对死者最后最真实的情感表露,也是通过这种仪式而完成的。片中的社长不信任何宗教,但却让人感到他的信仰之力强过任何宗教,因为通过入殓仪式,他实现的是对生命的信仰和崇敬,是一种最原始、最质朴、却又最强大的力量。

《入殓师》看似在说死亡之事,只是平实地记述了一个年轻入殓师的成长经历,但反映的内在精神却是无限的生:死亡不是冰冷恐怖的终结,而是优雅从容的升华。死去的人,比活着时能感受到更多的爱、宽容与尊重。人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人活着时,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像身为男儿身却极俊美最后因性别困扰而自杀的死者;像曾经是母亲心里听话乖巧的女儿死时却是小太妹装扮的死者……错误,永远都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中,让我们无法释怀,不得解脱,就像小林的父亲,到死也不能原谅自己的过错。但在《入殓师》中,通过死亡,人生获得了完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死者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尊严与谅解。

死亡,也是生命的开始。通过对死的尊重,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生的意义。

□孙长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孙长钰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