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可曾读懂一个孔子?
2009年08月11日 15:59 湘潭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优雅的孔子:无需抱怨“不吾知也”

在纷纷扰扰的孔子解读中,如何看到那儒雅的画像背后孔子真正的面目?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的足迹也没有走出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孔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真正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之前,于丹带着她的《论语心得》向国内外的人们重新介绍了孔子。而最近,国家汉办宣布将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由孔子编撰的《五经》,并计划在三年半内首先推出英译本。同时,孔子开始频繁出现在网络上、电视上,他的思想被百家讲坛反复解读,这个时代甚至尝试着用电影《孔子》来阐释他的人生,电视剧《孔子》也开机在即。

现代人的思想能否完美阐释一个真实的孔子?真实的孔子又到底藏身何处?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圣先师,还是一介布衣的学者?社会伦理道德理念的奠基人,还是古板僵化的封建王朝护符?我们无法了解孔子的一切,现世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或模糊难辨,或激进极端,但是,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论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智慧的孔子,一个优雅的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畅谈理想的过程,几个弟子均表示自己有治理一个国家的才干,孔子或者微微冷笑,或者默然不答。只有曾皙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直到这时,孔子才表示了赞叹,“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短短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毫不古板僵化的孔子,也全无“素王”的权威风范。他非但不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反而赞成“不逾矩”的“随心所欲”,赞成通过自我的修身养性来达到天下太平的大理想。

中国是以儒家精神立国的国家,自西汉以来的中国社会几乎一直以儒家学说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儒学在中国虽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宗教,实际上千百年来已明显具有准宗教的意义。也许伏尔泰在礼拜孔子时看到的是一个这样的东方形象:画像上的孔子垂拱而立,表情一如既往的谦逊平和,他的脸上刻满智慧的年轮,目视时代的河流默默向前。在时光的洗涤下,孔子的思想不断被挖掘更新,如一坛在岁月的肥沃泥土里埋藏千年的美酒,藏匿着芬芳和诱惑,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两千多年,不管得到怎样的褒贬,孔子只需静默以对,自有新的时代在一个新的高度对他重新解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熊龙英 彭美玲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