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文革这代人的悲哀与自救
导语:王小妮是诗人,早年随朦胧诗潮流崛起,却并未被归入经典朦胧诗人之列,她自己也从未融入任何派别、圈子,有人说她是当代诗坛少数“幸存者”之一,她却说自己只是不想重复自己的一个爱写字的人,只写自己认为要写的。
2005年至2010年,她在海南大学任教五年,却处处感到失望和悲哀。她将6年的观察和体会写成《上课记》,真实地记录下发生的事和内心感受,亦对教育体制有所反思和批评,只是并不愤青。
2014年,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1966年》,用11个小故事勾勒、呈现出文革那个讳莫如深又复杂难言的年代。刘瑜评价这本书是历史、是寓言、是恐怖故事,也是寒冷大地上一簇轻暖的抒情诗。在轻重之间,读者得以窥视那个并不久远却已模糊的时代,政治飓风中摇曳的人性,历史深井下探出的指尖。
王小妮说这本《1966年》,写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烽火连天”的。“童年遭遇文革,很不幸,它成了自己的底色。而近年更多的资料和现实让我们理解了,它太不仅限于10年的时限。把身处其中的感受还原出来,现在变得急迫和重要。”虽然是有意识地在描写那些心理的、难以言说的东西,但她同时认为自我屏蔽的功能总会自动自觉地打开,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悲哀,也早已荣升为所有国人的基本功能。
她说自己不想被关注,写字是自己帮自己,自己救自己的方式,不止是愉快,还有写出来以后的纾解和各种各样的意外,这是创造的快感。
自我屏蔽是我这一代人的悲哀
凤凰网文化:《1966年》被评为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又入围了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这么受欢迎,您之前想到了么?您觉得大家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王小妮:因为它写的是讳莫如深的1966年。
凤凰网文化:书中写了11个故事,全都是您的创造,还是其中有身边真实事件的呈现?
王小妮:有恍惚的真实的碎片,但它们是小说,人物事件都是虚构的。
凤凰网文化:《1966年》是在写文革,早先的《方圆四十里》写知青,也是文革题材,很多和您同龄的作家、诗人都以文革为重要写作内容和思考内容。您觉得文革对于您人生和写作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王小妮:每个作家都有对自己作品的定位,我想,好的作家身上应该有的不是趋同,而是差异。
《1966年》和《方圆四十里》都是虚构的叙事,其它文体不容易承载这段历史。如果有一本日记就珍贵了,当然前提是“真日记”,它的还原性应该更可靠,可惜,在那十年里,几亿人里,恐怕没几个人能留下一本“真日记”。没有记录只好虚构。当一张嘴说出来的,都不是心里所想的,这种情形延续多年,无数真切细微的感受都流失掉了。
短篇集《1966年》和长篇《方圆四十里》,都有特别留意“真切”和“细微”,更想向读者传达身在其中的感受。
1966年的人们恍惚和惶恐,到了《方圆四十里》写到的1975年,大家已经开始习惯分离人格和部分的看透,这变化是用时间用人性悟出来的,可见蒙昧不可能长久。
我正在写一个发生在1966年和1975年之间的故事,一个狂热投入的少年的故事。最后和《1966年》和《方圆四十里》一起,成为文革三部曲。
童年遭遇文革,很不幸,它成了自己的底色。而近年更多的资料和现实让我们逐渐理解了,它太不仅限于10年的时限。把身处其中的感受还原出来,现在变得急迫和重要。
凤凰网文化:文革成了您的底色,该怎么理解?这种底色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出来?
王小妮:恐惧和怀疑,对群体的天然防范,遇到信誓旦旦的事,不会听信,自己判断。
凤凰网文化:《1966年》是用一系列个体性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历史重要年份,而且文字平和。这让人想起了杨绛的《干校六记》,有很多相似之处。您自己觉得呢?这是不是女性作家书写历史的一种特殊能力?
王小妮:对不起,没有读过《干校六记》。各种各样的作家,有各种各样自己的风格,共性应该很难归类个性。
《1966年》写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是15年前了,最开始是给文学月刊《作家》杂志,原准备每月写一篇,一年连载12篇,后来有点编刊上的变化,只完成了11篇,第12篇手写的提纲现在还在,没有动笔。
凤凰网文化:其实1966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敏感话题。所以如果不是现实这种写作环境、话语空间,比如可以揭露更多鲜为人知的事实等等,《1966年》还会选择一种避开正面冲突的灵动的写法吗?
王小妮:永远没有被写尽的题材,1966更如此。写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烽火连天”的,可能隔着一面墙壁一条胡同就有很惨烈的事情正发生着,当时非常清楚,我要写的仅限于这些心理的,难以言说的。也得看到,自我屏蔽的功能常会自动自觉地打开,是我这一代人的悲哀吧。
如果有更自由舒展的“写作环境”,我的切入角度也不会是直统统的,但是会更多的直面当时,努力恢复能感知到的所有,全息的,而不是有躲闪有回避。
凤凰网文化:自我屏蔽的功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意识?恐惧、失语,还是什么?
王小妮:自我屏蔽的功能早荣升为所有国人的基本功能,一个五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选择性发言,人人以“趋利避害”为先,最后形成的观念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己”永远见不得台面,永远委身在高调又正确的集体之下,只为求得安全的存在,它渺小和隐蔽,却结结实实凝固成一个人的内心之核。
这就是我们的底线,所谓的社会风气怎么能由坏变好?
写字是自救方式 微小柔弱懵懂或许更有空间
凤凰网文化:您的文字有种说法,“描述针刺的常有,涉及刀伤的几乎没有”,这是一种不忍心,还是认为针刺的力道更大?
王小妮:没有不忍心。忍心承受,不忍心写出来?
虚构作品和非虚构相比,前者的优势是有选择性,它可能很个人化很不客观,我始终以为微小柔弱懵懂,或许更有空间。
凤凰网文化:虚构作品比非虚构更有选择性,也可能很个人化很不客观。那么您会尝试用非虚构来写文革吗?
王小妮:最有力的当然是非虚构,可惜没有可信赖的素材,可遇不可求。见过几本文革时候的私人日记,除了抄语录表忠心,没有任何个人色彩。比如这一天干了重活,很疲倦,他不会写今天很累,他写“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个人要有意在日记里模糊掉真实的自己,这已经不是“非虚构”而是“虚构”了。也有人在日记里夹藏暗号暗语,可时间一久,忘了暗号的代指,成了一本失效的日记。
凤凰网文化:您是一个是诗人,开始写小说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王小妮:我只是一个爱写字的人,换一个文体不困难。和诗比,小说要耐力,也更舒缓更理性吧。
凤凰网文化:您是东北人,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语言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会体现出来的写作经验。我不知道在诗歌写作中,这种经验会不会有?毕竟诗歌比小说要更加抽象、想象力也更加发散。
王小妮:小说中的方言是有意的,特别在《方圆四十里》中的所有人物对话。写诗的时候,方言几乎没跳出来过,我的感知系统不是方言的,如果是,就不一样了。
凤凰网文化:小说为什么有意使用方言?
王小妮:为了还原。
凤凰网文化:您的感知系统不是方言的。那么这对于思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王小妮:东北方言应该不是个独立语系,其它方言可能影响思考,我感觉东北方言没有这个功能。
凤凰网文化:写作《1966年》和之前写《上课记》有什么不一样的?哪个难度要大一些?
王小妮:没有遇到难度,只要遵循每部作品的独特性,自然会清晰顺畅。《1966年》要还原得恰如当年,《上课记》面对大量原始材料,在取舍定位和忠实记录上花费心思。
凤凰网文化:很多作家叙述自己写作过程时都会谈到各种各样极致的体验。我想知道,您的写作是不是总是一种愉快的自然的经历,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因为看您的文字总是平静、稳当的。但是在大学任教那几年有些除外,您常常感到失望和悲哀。
王小妮:写字是自己帮自己,自己救自己的方式,不止是愉快,还有写出来以后的纾解和各种各样的意外。创造的快感。
不只是在大学任教的几年,只是《上课记》,特别是《上课记2》把这种心情透露出来了。失望和悲哀,几乎凝固成了人生底色,前面说过它始于那个年代。
凤凰网文化:您说两部《上课记》写的是心情,那您会怎么评价当下的教育?
王小妮:今天一早看见教育部说四个决不。建议把外语和外国文学外国哲学等和中国无关的课程一律取消,我们的教育就是最好的了。
凤凰网文化:《上课记》出来以后,很多媒体都在找您谈教育,把您当成了一个教育专家。或者至少期待您能像陈丹青一样在离开教育体制以后转身开炮。
王小妮:两本《上课记》就是我的开炮方式。我和我的学生说过,不要做一个愤青。
当然不是教育专家。非要说专家,做个写出真感受的专家,那才好。
精神最匮乏的几年 人们逮住诗填补自己
凤凰网文化:外界把您的诗歌起点划进朦胧诗,您自己认可吗?您对自己的诗歌经历有一个怎样的分期和定位?
王小妮: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有些做评论的也太刻板太爱给人定位了。
我只是不想重复自己的一个爱写字的人。
凤凰网文化:您说过“写诗不可努力”,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是不是说诗人都是天生的?
王小妮:并不想特别强调天赋,更想说的是写诗不要太有“目的性”,写下来就是全部目的,然后是另一件事。
凤凰网文化:您对与自己同时代的诗人和那个诗歌年代怎么评价?与您前后成名的许多诗人,后来都抛弃了他们曾经的诗歌语言和思考方式,或者在诗歌形态上进行尝试,或者高度的形而上,或者追求史诗效果。您怎么看待这些转变?
王小妮:曾经精神最匮乏的几年里,人们忽然逮住诗来填补自己。那时候,它通达到每个人的速度最快,传播障碍又最少。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写或者不写,这样写或者那样写。
凤凰网文化:“曾经精神最匮乏的几年里,人们忽然逮住诗来填补自己。”对于诗歌而言,这是幸还是不幸?
王小妮:诗本身只是个形式,没情感没选择。万幸的是还能写诗的人。
凤凰网文化:今后还会不会有这么一个诗歌时代?
王小妮:也许有,诗歌时代出现的前提很可能伴随一个极不正常年代的出现或过去,从在个角度说,还是没有好。
不喜欢被关注 我和萧红不像
凤凰网文化:您好像一直都远离群体,无论是知青身份,还是诗歌上的某种流派,好像都被大家忽略掉,因为您哪里也不怎么出现。
王小妮:我不喜欢被关注。
凤凰网文化:您很多年前写过《人鸟低飞》,是关于萧红的。今年正好有一部关于萧红的电影被谈论的挺多--《黄金时代》,其中关于萧红的一句话被大家频繁提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猜想,当时您写萧红传记是不是就是被萧红这种性格吸引?是不是在这点上,您和萧红是相似的?
王小妮:《人鸟低飞》写在20年前,忽然萧红很红,是这几年的事情。关于她的电影我一部没看,演员是很难演作家的,或者说,一个人是很难演活另一个人。插一句题外话,如果未来有一天,1966年不敏感了,我要自己把《1966年》改成一部电影剧本。
当年写萧红,是喜欢她的作品,和我们相识的人都很难真了解,何况一个历史人物。所以,《人鸟低飞》是一部小说,不是严格的人物传记。
按我对萧红的理解,性格上应该很不像。
王小妮,当代著名诗人,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
《年代访》为凤凰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