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绿水青山”之困:“遇冷”的环保诉讼如何复活?


来源:凤凰网文化

近年来,随着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地环境公益诉讼指导案例不断增多,这其中民间环保NGO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通过谈判、调解、诉讼等不同的方式维护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权益,面对现在的环保情况,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讲述了一位民间专职环保行动者的思考。

近日,北京首例刑事附带民事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闫某、邹某犯污染环境罪,各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同时,判决被告人闫某、邹某、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代某等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的应急服务费、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费用等共21万余元。

福建南平采矿毁林生态破坏公益诉讼、江苏泰州1.6亿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云南南盘江铬渣水污染事件……近年来,随着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地环境公益诉讼指导案例不断增多,这其中民间环保NGO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通过谈判、调解、诉讼等不同的方式维护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权益。本期凤凰网《舍得智慧讲堂》,邀请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我们聊一聊一位民间专职环保行动者的思考。

张伯驹做客《舍得智慧讲堂》

云南曲靖陆良县铬渣污染案:全国首例民间环保NGO公益诉讼

2011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非法倾倒铬渣致环境污染,经媒体报道,这个西南偏远小县的环境污染问题迅速曝光于众。与此同时,民间环保NGO自然之友迅速与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携手,连同盈科律师事务所曾祥斌等公益律师团队,前往污染现场进行调查取样。

2011年10月19日,这两家环保NGO将当地两家污染企业,云南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和云南陆良和平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并索赔1000万元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就在公众担心能否立案之时,曲靖市中院表示正在受理并立案。

至此,全国首例民间环保NGO公益诉讼法庭交锋开始。

经过半年的取证调查,该案于2012年5月23日进行双方证据交换,为下一步公益诉讼开庭做准备,与此同时被告找到原告希望能进行庭外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列出了相应的调解协议,但最终这个协议书也没能签上被告企业的名字。

2013年4月18日,被告企业方单方面提出拒绝签署调解协议,并推翻之前一切协定。这使先前为调解所做的努力都作废了。

回想起当初的这起诉讼,尽管能立案确实是民间环保NGO在公益诉讼上跨出的一大步,但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也表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案子到现在还在进行当中,律师去了二三十次,真正地做起来非常地艰难,需要大量数据,监测指标的确认,很多证据是需要成本的。"不仅仅是云南这一次案件,张伯驹表示,在很多的案件当中,无力感都会伴随着你,作为行动者,最好的克服方式,就是去制定下一次的行动计划,一次次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当无力感还没有生成的时候开始去想,怎么进行下一次行动。

张伯驹做客《舍得智慧讲堂》

社会环保组织的环境公益诉讼仍处"遇冷"阶段

经过的艰难探索和积极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威力初显,提高了环境违法成本,产生了很大的威慑作用;推动了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维护了公众的环境权益,帮助化解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在推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15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全国范围内有700家组织有诉讼主体资格,却只有9家提起了诉讼。

还有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民事案件50331件。其中,贵州、山东等13个省(市)人民法院共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5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占全国环境资源民事案件的比率仅为0.0894%。这个数字的背后,折射出了一部被寄予厚望的新法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尴尬。

社会环保组织的环境公益诉讼缘何"遇冷"?张伯驹认为,环保组织环境公益诉讼现在仍面临取证难、耗时长、成本高、人才缺等诸多问题,不要寄希望于短时间改变。

从2011年10月19日云南曲靖铬渣案被当地法院立案受理,中间经过证据交换、调解协议,到2013年5月18日,企业方单方违约推出协调框架,这期间自然之友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可由于企业违约,自然之友与联合起诉方重庆绿联又不得不接着先前的诉讼主张继续调查检测土壤污染状况。

"如果说做一个完整的铬渣污染土地的项目检测,那估计经费可能会超过100万,这对于一个民间NGO来说是根本承受不了的,自然之友现在也只能邀请第三方做一些小范围检测,从而为诉讼增加一些证据砝码,公益诉讼的取证就是需要成本的,而成本需要更多资金来支撑。"张伯驹说。

自然之友创始会长梁从诫先生晚年的困扰和自我拷问,当今仍需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究竟是改善了,还是在继续恶化?我们的环保工作究竟有什么价值?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在努力?我们把它称之为"梁从诫之问"。今天,我们的追思和纪念,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环境保护、NGO乃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追寻。

正如《梁从诫环境文集》中所说,"中国目前正在动荡不宁的世界中崛起,正在不可阻挡地成为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但发展中不断凸显与激化的巨大的人口与自然、与资源的矛盾,急功近利的GDP竞争,都已预示出了巨大的危机。这是一场生存智慧与生态危机的死亡游戏,恶化的环境将我们逼到了几乎没有退路的悬崖,迫使我们只能壮士断腕,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责任编辑:左甜甜 PSY118]

责任编辑:左甜甜 PSY1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20180823 张伯驹:环保要靠绿色公民的成长和行动 http://p0.ifengimg.com/source2/pmop/storage_img/2018/08/21/pmop-163027697_size4_w1920_h1080.jpg
// 播放器swf文件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