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笔墨纸砚文化之旅”第一日:体验十竹斋木版水印


来源:凤凰网文化

7月29日上午,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结束开营式后,来到行程的第一站——十竹斋,体验木板水印工艺。木版水印是我国所独有的一门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身,它传承千年,是古今中外印刷界的“大前辈”。

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旺旺媒体中时集团以及佛光山文化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笔墨纸砚文化之旅”——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正在大陆举行,2018年7月28日至8月4日,大陆、台湾的40名大学生营员从杭州出发,前往湖州、宣城、黄山等地,感受笔墨纸砚所承载的中华书写文化。

7月29日上午,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结束开营式后,来到行程的第一站——十竹斋,体验木板水印工艺。

图:体验营走进十竹斋

木版水印是我国所独有的一门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身,它传承千年,是古今中外印刷界的“大前辈”。杭州的木版水印工艺一直在全国独占鳌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十竹斋。明代末年书画篆刻家胡正言创立“十竹斋”,将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耗时七年编印《十竹斋笺谱》,使一度销声匿迹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现生机。

2001年,木版水印传承人魏立中正式创立杭州十竹斋艺术馆,聘请原水印工厂的十几位专家传授技艺,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中国古老的木版水印技艺升华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平。

图: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魏立中为体验营做讲座

本次体验营活动中,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魏立中先生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木版水印的回家之路》的讲座,讲述了十竹斋的历史传承、当下发展和自己选择和坚持木板水印的原因。

图:魏立中先生指导水印工序

图:猜猜看大家印的是什么?

图:印的正是这幅明代西湖地图

随后,体验营一行来到了十竹斋艺术馆,营员们在魏立中先生的指导下拿起墨刷,以木版水印技术亲手复印出了明代西湖地图;执起刻刀,体味木版上深浅线条所蕴含的匠心。

图:魏立中教营员们用刻刀

图:营员们体验木刻

体验营营员北京理工大学徐熠同学说:“印象特别深的是魏立中老师在演讲的末尾展示了一张在英国的背影照片,两个行李箱和一个背包,走在昏暗的灯光里,两个箱子装着慢慢的版画材料,在他的演讲中,我强烈感受到他对版画艺术的执着。”

图:魏立中先生为营员们讲解木刻水印技艺

体验营营员北京师范大学艾泽文同学说:“十竹斋魏立中先生的经历又令人钦佩,让我第一次见到民间手艺人通过自己初心的秉持会有多大的力量。”

体验营营员南京大学李颖说:“我注意到他穿着白衫配工装裤,手上有两串佛珠。白衫和佛珠有些佛教恬淡通透的意味,工装裤却是入世的风格。这一身搭配,看似不太协调,但我现在想想,一个人的衣品正是人品的体现。魏先生应该是一位活得通透的人,他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舍得舍弃琐事杂事,集中地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情。”

图:挂在十竹斋的对联“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体验营营员朱丹青说道,十竹斋的空间并不大,但是神奇地容纳了许多物件。看起来没有秩序的摆放,却意外和谐。桌子是木头的,书架是木头的,连天花板上电风扇都是木头的,这是木头的小天堂。墙上有已经印好的观音,线条流畅自然,让人很难想象那是雕版作品。屋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刻成竹节样式的镇纸,因为我觉得它和十竹斋以及斋主的风格最相近。如果一定要概括那种感觉,那可能就是斋里那副对联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