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林子婷:台湾人看大陆|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


来源:凤凰网文化

曾经读过另一篇文章,笔者说台湾人的眼界比他想得还要小。我想他说的很对,但在我遇见的这些人身上,又错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狭隘的台湾人,也有眼界宽广的台湾人,我想大陆人亦如是。

 2018年7月28日至8月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台湾中时媒体集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将在大陆举行。

本期体验营以“笔墨纸砚文化之旅”为主题,选取杭州、湖州、宣城(泾县、绩溪)、黄山(歙县、屯溪)等地为考察点,带领两岸大学生了解笔墨纸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观察、体验其精细的制作,感受笔墨纸砚所承载的中华书写文化。

体验营共遴选大学生营员40名,大陆和台湾各20名,分别由凤凰网和台湾《旺报》通过前期征稿和面试从两岸高校中遴选。本文为两岸大学生的报名征稿选发。

这些年,出走的他们

人才外流、人才出走,这几个词近年来被讨论得沸沸扬扬,有人说,这些人不过是崇洋媚外;有人说,去大陆有什么好,政治封闭,给台生名额不过是统战;有人说,放弃台大去香港的那个,不过是短视近利地为了那几百万元,为了钱城,出卖前程。

有钱有背景者赴欧美读书已是老生常谈了。而这几年出走港陆的的的确确多了起来。就拿我在高中的所见所闻为例。北一女中堪称台湾数一数二拥有高竞争力学生的学校,我想名不虚传。而在这菁英辈出的学校里,大学选择出走的是谁?

三年来平均成绩全校前5%、市长奖毕业、学测70乃至73级分以上,这些人多半都拥有这些条件。我应届毕业时,班上全类组的第一名,放弃了台大“国企”、台大法律的面试,拿着港科大的奖学金出走香港。其他班其他明星学校,放弃台大法律、电机、财金,赴港大医科、港中大工学院、港科大商学院、上海交大、复旦、北大光华的,数不胜数,且年年增加。我想谈的不是这些人到底爱不爱台湾,对台湾到底有多少信心,而是当他们收拾行囊踏出这座海岛,期待的是怎样的冒险,展开怎样的旅途?

林子婷,台湾大学

那一年,上海的她

北一女中,学测个人申请台湾大学政治系正取一,没有兴高采烈地欢呼自己以亮丽的甄试成绩上了全台顶大,反而默默办了休学,一个人到上海Gap Year一年。我从高一就认识她,果敢、无惧,总是尝试着一般人不敢尝试、甚至没有想到要尝试的一切。当我们都被教育沉默、服从,她敢举手对抗威权,指出偏见和误解。她的语调总是温柔,却坚定如铁。

近一年来不时能在她的个人页面上看见她在对岸的种种,在学校里和高数及计算器奋斗,一人搭着无座火车到呼和浩特过十一连假,对政治和人民思想的观察,每日起床思考怎么在一座愈发熟悉、渐失新鲜感的城市里保有活力,每月回顾自己的成长、朝向的方向,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话。

「人生或许不再会有这样一段时间,你待在一个被称为学校、充满学习资源的环境,却不必理会成绩、理会积点,只需要把这些评价标准作为一种对学习的考核。评分高,拍拍自己,做得不错;考糟了,你必须学,给自己更多时间和空间学,但必须学。」

在上海读书的她,趁着空闲、长假游历了大陆各地,和她自己所选择的这座城市。她留意上海的生活步调、分析新中带旧的上海、看破对上海外滩的想象、分享校园里周二下午不读书的「生活时间」。同时她也深深体会了学习内容的差异,大学里教授的行事风格和顾忌,同侪之间若隐若现的两岸差异、误会。然而她并没有大力批判这样的体制、氛围、她选择理解。

「毕竟人都是个人生命经历的载体,价值观不同甚至冲突,也就是过往生命的累积不同。也许来自教育,也许来自他接收讯息的管道和来源。但那不是错误,只要没有不尊重,怀有不同的思想价值并没有错。追根究底,我们不过就是在各自的社会框架之下,寻求符合各自标准的方式努力求生活,只要彼此尊重,就不该苛责是非对错。作为被社会形塑价值的载体,很多时候,我们无形间背负了非出于己身的责任甚至错误。」

网络图片

为什么出走?

「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错的没有代价,可以随时随地清空重新尝试,不必带着负担,只要想着怎么做会更接近你想要的自在从容。Gap Year学的是建构生活,在上海这一年学的是更接近平视的视角,初心必须像念经般时时记着。」

我想,是因为对自己有期许,期许视角的全面、独立,因为想要在大好的年华里以最低的机会成本尝试不同的生活,考验自己在面对新事物和初心之间的平衡能力。也像她说的,建构生活。

「是小岛提醒自己到底为什么来这里,想认识些什么,又想藉由展现出什么样的优势在这里拓展资源。不管在外面做了些什么尝试,都要记得是小岛让你能讲出和他们不一样的故事,是家让你能无拘束地像块海绵,随心吸收这里的各种思维。」

对岸是太大的一块土地,那里的人、文化的复杂度都是台湾的好几倍,到了大陆能看到的是是十多亿人口下的竞争力,是一个比台湾大266倍的世界,是很不一样的政治体制,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速度。而一样的是普通话,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很接近的黄皮肤及五官,是不论再大再小的土地上,作为人都理应拥有的独特性、多元性。

曾经读过另一篇文章,笔者说台湾人的眼界比他想得还要小。我想他说的很对,但在我遇见的这些人身上,又错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狭隘的台湾人,也有眼界宽广的台湾人,我想大陆人亦如是。我们都还好年轻,想去看的世界好大好大,我们听说过狼性,知道大陆的竞争激烈,所以有这么一群羊,在十几岁的年纪勇敢离乡背井,到你们的世界去闯荡,作个说来与你们不同,某些时候倒也很类似的,异乡人。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