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子梁:因为文化,我们相遇在贵州|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


来源:凤凰网文化

我有幸参加了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我的民俗相册——两岸青年走进贵州”活动,亲自踏上对我而言充满新鲜感的的土地,感受多彩贵州。旅行过程中,我和来自其他七所高校的同学们,以及带队老师们也成为一个团队,或者说,一个大家庭。受益颇多。

 2018年7月28日至8月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台湾中时媒体集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将在大陆举行。

本期体验营以“笔墨纸砚文化之旅”为主题,选取杭州、湖州、宣城(泾县、绩溪)、黄山(歙县、屯溪)等地为考察点,带领两岸大学生了解笔墨纸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观察、体验其精细的制作,感受笔墨纸砚所承载的中华书写文化。

体验营共遴选大学生营员40名,大陆和台湾各20名,分别由凤凰网和台湾《旺报》通过前期征稿和面试从两岸高校中遴选。本文为两岸大学生的报名征稿选发。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此话不虚,凯里市的行道树就是桂树)。我有幸参加了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我的民俗相册——两岸青年走进贵州”活动,亲自踏上对我而言充满新鲜感的的土地,感受多彩贵州。旅行过程中,我和来自其他七所高校的同学们,以及带队老师们也成为一个团队,或者说,一个大家庭。受益颇多。

陈子梁,北京师范大学

地:自然生态

估计这次贵州之行白天接近50%的时间是在路上度过的。我尽量克制自己的困意,在车上不睡觉,免得错过路上的风景。

路上看到最多的是农田。贵州绝大多数是山地,利用山坡建设梯田。地表崎岖,没办法大规模应用机械化,依然是牛耕。黔东南水多,水田里卧着水牛;黔西北水少,路旁站着黄牛。经过村寨,我看到有的人给玉米脱粒用的是机械,有的人还用搓的方式……

贵州早晨雾气氤氲,差不多九点的时候云开雾散,阳光照向大地。太阳落山后,气温下降,必须穿上长袖衣服。只要天气晴朗,一定是蓝天白云。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次亲身经历的天气可以与之媲美:一次是2012年8月4日的华东地区,另一次是2015年6月12日的北京。

在北京生活久了,反复经历沙尘暴雾霾等等污染的折磨,所以对空气清新的地方有向往之情。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固然有被污染甚至污染很厉害的地方,一定也有干净的地方。贵州就是我国自然界为数不多的净土。抱怨中国环境不好之前,千万不要忘了贵州这片净土。

物:原汁原味的生活

贵州崇山峻岭,地无三尺平,如果没有今日飞机、高铁这些发达的交通工具,进入贵州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在古代,从中原进入贵州更是艰苦。很长一段时间,中央王朝没有直接管理的条件,只能采取羁縻措施;贵州更成为流放的目的地之一。这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客观让发展稍显迟滞;但同是因为慢半拍的发展节奏,时至今日,贵州还保留下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

我体会到的原汁原味,并不是说当地不存在一丝一毫的“现代”元素,而是指人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被“现代性”充分渗透甚至取代;他们依旧坚守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这次贵州之行,是我在历经周庄、平遥等地的失望之后,给我带来的惊喜。

今天,古城、古镇旅游层出不穷,但是在贵州参观的几处古城古镇——西江千户苗寨、青岩古镇、天龙屯堡、织金古城,多亏还处在半开发状态,依旧有一种质朴的、融入在生活中的美。其实本地人也已经把临街的房屋出租给外地人做生意,卖的饰品、食物和其他旅游景点大同小异,充满商业化的味道。但是走出旅游核心区,可以看到,西江苗寨的街角有菜市场,寨子中包含农田。李勇处长说,苗寨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家各户自由地建造房屋。放眼望去,一片山坡铺着褐色的、鱼鳞般的屋顶。而具体到每座建筑,有的建得早,有的建得晚,形成一种“凌乱的美”。自然状态最难得。比起某些“古镇”把旧房屋推倒重建(或者干脆人造“古镇”),整齐周密、井井有条的设计图纸令我惊讶不已,就算不露人工雕琢的痕迹,那也比不上这种纯自然形成的村落。

在青岩古镇,我沿着古镇东侧的公路干道从北走到南,路旁大多是现代的砖瓦建筑,汽车摩托车来来往往。比起古镇内店铺,这条公路两侧的景观更体现出青岩人的生活状态:透过半开的屋门,能看到有的屋子正堂挂着基督教的圣母像,有的则供奉的牌位(所以路上看到的“祖宗神位批发”实属生活所需,不足为奇)。住宅前的空地上,母女二人拿耙子晒玉米。最意外的是看到当地人办宴席:20多张圆桌临街摆放,最边上是临时搭建的灶台、直径一米的蒸笼……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是无论如何模仿不出来的。

当地显然已经意识到可以依托古镇发展旅游业了。不光是卖门票,还要提升景区质量,这必然带来许多建设。一类建设是基础设施,贵州的基础设施出乎意料得好,比河北省的许多地方完善得多。另一类建设属于特色开发。但一些所谓“特色”,为了建设景区而建设。参观的时候正赶上青岩古镇建设5A景区,我挺担心青岩古镇被围起来,游客只能从为数不多的入口走进去,从景点里无法走到当地人生活的地方……

在织金,发现织金县城也有旧城改造,断壁残垣旁耸立着二三十层的还未完工的高楼。而当地人依旧几十年如一日,穿梭在保留的那些街巷里面:一条街卖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另一条街卖服装,还有一条街专门卖香烛,秩序井然。日用品有所集中是生活的需要,比如元明清北京城买特定的物品有特定的地方。不像新建的店铺,买什么的都有,鱼龙混杂。我想到李勇处长在参观苗族服饰之前提示我们:先思考服装某一部分在生活中有什么功能,再考虑它的装饰效果——生活是第一位的。

看了这么多古镇,尤其是半开发的地方,我想:保护不一定是把某块地方作为标本圈起来,发展也不是非得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去建设什么东西。贵州需要旅游业,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应该警惕旅游开发带来的“趋同”问题,把当地生活化的东西弄走样。每个地方的特色,不只停留在建筑物的样子和装饰,民风民俗的表演,能够感受得到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不是说没有汽车,满街是木结构坡屋顶的房子就代表着过去和文化。每到一个地方我习惯自己去本地人生活的地方走走,因为这样产生一种自然而真实的参与感,让人感到温暖(而不是面对标本的寒冷),这是最珍贵的。

贵州镇远古镇

事:见到最正宗的非遗

商业化的大潮滚滚而来,市场上鱼龙混杂,在追求效率的商业模式的冲击下,需要从业者投入大量心血和汗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很大的冲击,见识正宗的东西不容易。可贵的是,这次行程中安排参观苗绣、蜡染和傩戏,我们在大山深处,看到了原汁原味的东西。

很早就听说过蜡染,但百闻不如一见。司机师傅说他从来没去过这个地方,而我们很幸运专程参观。丹寨蜡染的作坊里,大多是五六十岁的画娘,一笔一划地在棉布上勾勒花纹。仔细观察发现,人工绘制的蜡染,图案上敷的蜡不均匀,导致尽管图案都是白色,但白的程度不同。比如一条曲线,落笔和收笔的地方蜡较重,染出来的颜色最白;中间的蜡较轻,染出来还泛着一丝淡淡的蓝色。后来在旅游景点看到的蜡染商品,白色特别均匀、洁白,外加价格低廉(一个布包60元,丹寨蜡染作坊相同的布包要150元左右),可以推断,旅游景点的那些蜡染,是机械化的产品。如果没有见过真正手工绘制的蜡染,没有亲自参观蜡染的制作流程,思考蜡染的特点,恐怕没发把人工制作和机器生产的蜡染区分得如此清楚。

传统方式的生产有限,受众有限,所以生产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而如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市场越大越好,于是产生供不应求的矛盾。个人看法是要培养本地市场,以本地市场为主。市场宣传上,要展示,不要推销。其实把东西原原本本地摆出来,认可的人,能够发现其价值的人自然去购买;那种买东西是“买着玩儿”的人,由于关注不到,也就不会产生需求。许多地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只能在当地买到,离开之后就买不到了。尽管今天是互联互通的时代,但对于以蜡染为代表的传统手工业,这种做法符合生产力的条件,毫不过时。商业市场不是宣传推广的唯一途径。一味盲目扩大市场,盲目扩大生产,很容易降低产品质量,这无疑是自毁长城。据报道,丹寨蜡染举办全国巡展,目前在河北省博物院展出。我非常高兴。

除了具体产品,地方戏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本地有特色的戏剧是傩戏。所谓傩戏,最早是祭祀仪式上的驱邪活动。这次看的是穿青人的傩戏。我通过询问得知,这次演出的主角(后来得知他是傩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四五岁就学习傩戏,他现在二十多岁,他们家四代人都表演傩戏。好像贵州的几天里所见到的正宗的、原汁原味东西有一个共性:单线传承,不绝如缕。为我们表演傩戏的演员中年轻面孔占到一半,可以推断穿青人的傩戏还不至于濒临失传。另外,当地人并不把傩戏的宗教色彩看淡。这次选在露天公共建筑前演出,是因为当地人依旧坚信傩戏有着驱邪的功能,演傩戏是因为家里出了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傩戏不能随便演,更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

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文化上,见到正宗傩戏的不容易。来到贵州之前,我并不知道穿青人,不知道穿青人的历史和他们特有的文化,更没见过傩戏表演。的确,从下高速到走进穿青人的村子,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同行的同学说,现有条件下,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山感受穿青人特有的文化非常困难,扩大影响和社会认知程度的一种可行方法是走出去。但是穿青人愿意吗?

人:发现共同语言

一次蔡秉宪先生发言提到:和不同的人一起旅行,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就会不同。

这次去贵州,是我上大学第一来第一次和这么多年龄相仿的人一起出游,更是人生中第一次和来自台湾的同学去旅游。所以必然产生不同的体验。

印象最深的是9月30日住在贵阳花溪大成精舍,晚上十点多,微信群里一条消息说已经准备好杯子,号召大家下去喝茶。我立刻下去,桌旁已经坐了五六个同学。虽然相互叫不出名字,但是都是团队中的一员,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围坐在一起,彼此的物理距离近得不能再近。找到共同语言的过程往往是得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特定环境下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喜欢的事情开始,话题越来越大。最开始谈茶,往后谈各自的学习生活,好像一块石头落进水面,泛起层层涟漪。10月1日晚我所在的第一组着手准备汇报的节目,刚开始相互问想法,问的问题比较泛;越讨论越明白,确定主题之后各抒己见,不到一小时便安排好分工。我认人能力不太好,当时我还不太能叫出同组同学的名字,但就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我体会到更深一层的信任。别人信任我,我也信任别人。

暑假,我所在的社团——北师大“形势与政策”小组中4名同学赴台湾学习交流,或参加台大暑期学校,或参加清华海协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论坛暨赴台实践活动”。他们说近距离接触之后,对台湾同学和大陆同学“异”的一面发现的越来越多。可是我这几天却发现了许多“同”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台湾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吧。他们接触的是成长在台湾的台湾人,而我这次接触的是在大陆学习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台湾人,所以生活习惯而我身边的大陆同学并无二致。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从大陆去台湾念书,也有人从台湾来到大陆求学。同是中华儿女,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拥有开放的胸怀,用理性平和的眼光看待对方,就会慢慢重新变成和睦的一家人。有此美好愿景,我们青年人责无旁贷。

旅行之后需要沉淀。沉淀近一周后,我把我贵州之行的所思所想写成这篇文字。我永远忘不了贵州的风土人情,同样忘不了这次活动团队中的每个人。感谢为这次活动付出的所有人!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