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小戏骨红楼梦》总导演: 萌娃演经典 天然去雕饰


来源:广州日报

国庆期间播出的《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并不是小戏骨团队第一部爆红的作品。从两年前“小孩演大人”的试验片起,团队每年要制作三四部戏。

国庆期间播出的《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并不是小戏骨团队第一部爆红的作品。

从两年前“小孩演大人”的试验片起,团队每年要制作三四部戏。既包括红色经典也含有古典名著。潘礼平是小戏骨团队的总导演,定角、审片、道具使用乃至演员表情,事无巨细,他都要把关。每天,他的办公室都有人进进出出。给萌娃拍戏的导演团队里,不乏90后成员。

当观众看完小戏骨《红楼梦》纷纷感叹过了一个最有意义的国庆节时,潘礼平则更看重传承经典文化的责任,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影视业“怪咖”带着孩子似的口吻说:“其实,我们走了捷径。”

52岁的潘礼平喜欢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穿着鞋面掉皮的棉拖,一件有些皱巴巴的蓝色Polo衫,把领子高高立起来,嚼着槟榔,像接待老乡一般和记者拉家常。办公桌上,是他随意堆放的文件和个人物品,白纸上画满剧本和视频修改意见。

没有读过一本专业书籍,几乎不看电视节目,潘礼平凭着野路子带出了全新的小戏骨团队。这些天,进进出出办公室的,不仅有排队的媒体,还有新戏团队的导演们。小戏骨们已在筹划下一部戏。

小孩演大人传承经典文化

潘礼平微信的头像是儿子小时候扮皇帝的照片。他觉得自己“天生有小孩缘”。

平时看到电台外面的小婴孩,他都喜欢挤眉弄脸、扮扮鬼脸逗孩子玩。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潘礼平没有学过电视制作,从担任湖南卫视第一任节目中心主任,到转战电视剧频道,他从来都不按套路出牌。

“到社会生活中、人群中、大自然中去感悟、观察,找寻灵感。我甚至不是为了做电视节目,而是单纯地做某件事情。”潘礼平说。

2015年12月,“小戏骨”团队的诞生,就源于潘礼平一个巧妙的灵感。有一次,潘礼平看到农民打官司,他们穿着很土但却一本正经地像“做报告”一般讲话。这种“反差萌”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就做了《农民故事会》节目,用这样的反差来呈现出“日常生活中的趣味”。

后来,潘礼平想到了用小孩子来出演“高大上”的人物。成立团队试演了一个片段后,他就发现有点“味道”,尝试拍《焦裕禄》等红色经典。“一来我想体现反差的极致化。二来这对小孩子也是很好的引导,有教育意义。”

随着演员库和团队扩大,《白蛇传》《三国》等经典翻拍也进入视野。然而,当导演组提议翻拍《红楼梦》时,潘礼平一开始并不同意。直到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他才拍板开拍。

小黛玉自悔“你又不争气”

今年暑假筹拍《红楼梦》时,团队从道具、服装、音乐等方面都向87版致敬。最重要的是各位小演员对角色的塑造上。

饰演王熙凤的小演员郭飞歌来自山东,为了演活“凤姐”的一颦一笑,试戏时的每一个笑,她都要根据执行导演刘玉洁的建议拍摄一遍,微信视频发给她。到了剧集末尾的哭戏,她又要一遍遍地学着哭。

对于郭飞歌精彩的表演,执行导演刘玉洁却不意外。“小演员心思都在戏上。”

刘玉洁私下和小朋友关系很好,但拍摄时比较严厉。有场戏,周漾玥饰演的黛玉一直没过,小演员身上别着话筒,休息的时候,一直戴着监控耳机的刘玉洁,无意间听见小黛玉自言自语“你又不争气。你又不争气。”刘玉洁听了觉得很心疼。

戏中的“刘姥姥”扮演者罗熙怡一直很喜欢模仿老人,是刘玉洁不太需要操心的人之一。但小演员状态不稳定,也会让团队头疼。拍摄“二进大观园”时,一句“茄子要能跑出这个味道,那我们都不种茄子了”的台词,却让“口齿伶俐”的“刘姥姥”卡了很多遍。

暑假两个月拍摄下来,每天传回潘礼平办公室的成片片段,“一天平均只有四分钟”。

《小戏骨·红楼梦》剧照

试戏后按气质分角色

培训和拍摄期间,团队要求家长在场。许多家长都记得潘礼平在片场给孩子讲的一句话,“眼睛看到的不是真的,心里看到的才是真的。”

“每个人其实天生都是演员,都会表演。”潘礼平觉得,团队要做的就是挖掘演员的潜力,让他们表演时状态比较自由,能够沉浸到角色里去,“小孩子有个特点是心灵纯粹,是一张白纸,天然地流露情感。”

这群4至12岁的小演员(包括群演)经由试戏报名进入演员库后,导演组再根据形象气质分配角色。

《红楼梦》筹拍后,初次报名的周漾玥,最开始试的戏是薛宝钗。导演团队看过后,将黛玉的词和一段戏发给周漾玥,又让家长带着梳中分、露额头的她回去剪个刘海儿,练习后再发一遍视频,潘礼平觉得,“这感觉对了”。

为了提前把握“弱柳扶风”的感觉,潘礼平让周漾玥平常习惯黛玉的动作。“吃饭的时候,别人给她端个茶,她都要捂着嘴说‘谢谢’。” 刘玉洁觉得这很“黛玉”。

有意思的是,饰演薛宝钗的钟熠璠,报名试戏的却是林黛玉。但刚过完年的钟宝儿却有些婴儿肥,更符合宝钗的形象,经过一个月的体育锻炼后,钟宝儿觉得“自己一演就是薛宝钗的感觉”。相比之下,她还想“挑战更有难度的角色”。

饰演贾宝玉的演员释小松是最后确定的。原本在少林寺习武的他阳刚气比较足,原本不太愿意演宝玉。潘礼平拍板定下后,导演组为他量身定做了训练方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地教他,给他讲明白为什么这么演,希望让他由表及里融入宝玉这个角色。

“做艺术家,不做戏子”是潘礼平传达给孩子的另一个理念。这次,小戏骨中的“老戏骨”在《红楼梦》里面基本都是配角,主角则是新人。“做小戏骨要甘当绿叶,愿意做螺丝钉,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潘礼平时常在小演员群里来一番“伯伯式教导”。

剧本增删数十次

潘礼平说,在拍摄《小戏骨红楼梦》前,家长和导演组要向每位小演员讲戏,播放87版剪辑片段,并要求每个人阅读少儿版《红楼梦》。

对于选拍片段,刘玉洁更加偏重教育意义。例如宝黛二人读《西厢记》那段,剧本想表达的是宝钗黛三人在读书观念的冲突。

“有的人读《四书》中了科举,有的人喜欢小说、诗歌。我就要这样拉近小演员的距离。”刘玉洁说,最终成型的剧本,增删数十次。

而小演员们个人对角色的理解,也让团队忍俊不禁。周漾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觉得“薛宝钗是个好善良的人,很宽容,很热心。还送燕窝给黛玉。相反,林黛玉一开始是个不太善良的人。” 周漾玥的妈妈却告诉她,林黛玉是“真君子”。

钟熠璠印象最深的戏也是“钗黛交心”。“从试戏到最终最有感觉的,都是这段。”小宝钗觉得,“这好有缘分。”

对此,刘玉洁觉得很有意思,“每个年龄段,对《红楼梦》都有自己的理解。”

释小松五年级时进入剧组拍摄。当时语文书里已经摘录了一段《红楼梦》,他因拍摄错过了课文的学习,后来回到学校,他开玩笑说,“如果我来给大家讲这段课文,我能背出一大段台词呢。”

“刘姥姥”拍完戏后开始看原版的《红楼梦》小说。她的同学有没看懂的,也会找她来讲讲。拍摄期间养成了驼背习惯的她,虽然现实生活中还有点孩子气,但有时候看到身边的老人,就会觉得有点心酸。

剧组小朋友的关系都很好。小演员们并不在乎戏份多少,平时,孩子之间也会笑闹着飙戏。“很有追求啊。”刘玉洁笑着说。

小戏骨档案

“林黛玉”周漾玥 10岁五年级广东深圳人

 

30年后,世间再现“林黛玉”。

书里的黛玉,琴棋书画精通;现实中的周漾玥,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钢琴、小提琴都会,成为央视的小常客。《非常6+1》《星光大道》《开门大吉》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也是小戏骨《红楼梦》剧组的新戏骨。不太爱吃东西的她有点瘦,但特别能吃苦。

在河北拍戏时,40℃的高温下,她咳嗽感冒了近一个月,常常说几句话又咳嗽,仿佛真的成了病中的黛玉。

漾玥记忆力很好,台词功夫在做小主持人的时候就有磨练。遇到比较深奥的诗歌,漾玥就趁没戏的时候在酒店里背,最难的一首诗歌,她背了四五十遍。

周漾玥很听话,特别招人喜欢。以至于饰演丫鬟的雪雁在拍“黛玉之死”时跟导演“抱怨”,“我不想让我家姑娘死”。

出生就由外婆带的漾漾(小名),很离不开外婆,外婆出外旅游两天就会想着哭。因此,外婆也陪着她辗转拍戏近五十天。

拍黛玉初入荣国府见到贾母那段戏时,漾玥一开始哭不出来。剧组让她把贾母想成自己的外婆,她就很快就进入状态了。

她的妈妈是深圳市国学院院长,两年前她就开始看少儿版四大名著。因此漾玥对表演很努力,“有努力,有付出,应该有收获。但要先把学习搞好。”

“刘姥姥”罗熙怡

9岁四年级湖南长沙人

在妈妈眼中,罗熙怡和刘姥姥的角色太搭了!在乡下外婆家,她见到不少老人。玩耍的时候,她总爱嘟着嘴、做鬼脸,逗得爷爷奶奶们开心大笑。在家人和朋友面前,她很爱学老人的一举一动,弓着背、摇摇晃晃地走路,神态惟妙惟肖。

其实,罗熙怡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但她最怕的就是妈妈老去,“又有皱纹了。”

有次,她想起妈妈变老了就拼命哭,说自己也不想老。妈妈见她哭得很逼真,就静静地看着她发挥。

有着浑然天成的搞笑天分,这让罗熙怡第一次进小戏骨剧组就“拿下了”刘姥姥这个角色。小小年纪的她很“敬业”,一听到喊开机,马上跑到导演面前。而她印象最深的却是救巧儿那场戏,“刘姥姥好善良的,知恩图报。我动了情,哭得很厉害。”

对话:

传承经典是永久定位

广州日报:选择小演员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潘礼平:观众都惊叹这些小演员的演技,觉得很了不起,但他们都过于夸张了。现在的小孩子越来越聪明、颜值高,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形象小,其他方面应该也有不足。小孩的某些天分跟形象是不吻合的,所以我会选择那些有表演天分的人,表演经验没有不重要。再根据角色需要,选择那些形象气质吻合的就行了。

广州日报:你对小戏骨的定位如何?

潘礼平:我们做的不是儿童剧,是儿童演的成年人剧。传承经典可以作为永久的定位,一方面是责任,把中华民族的好东西传承给后人。再者也是走捷径,站在之前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有雄厚的资源。

广州日报:观众对这些小演员评价很高,你觉得有没有过誉?

潘礼平:我看豆瓣评分9.3分,有七八千人在评价,主要是对他们表演的赞叹。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小人演大人,冲击力很强,再加上对现在影视界某些粗制滥造的现象有不满,两者一对比,造成观众对其评价偏高,这也是对我们创新的一种肯定。拍这些作品我们没有做什么宣传,基本靠口碑和自己发酵,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原题为《<小戏骨红楼梦>总导演潘礼平:萌娃演经典,天然去雕饰;国庆期间播出后爆红,小演员年龄4至12,此前还拍过<三国><白蛇传>》)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