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潜伏》在北京、东方、黑龙江、重庆四大卫视的首轮播出同时落幕。这部事先没有炒作、没有大肆宣扬的谍战剧就像2007年的《士兵突击》一样,悄悄走红网络,然后走俏荧屏。在网上,有人称其为“足以干掉《暗算》的谍战佳作”,也有人称“《潜伏》让《团长》无地自容”。在过去的半个月里,那些准时看《潜伏》的网友还给自己取了个暗喻“坚强”和“隐秘”的名字———潜艇。
好男人通过女人炼就
在《潜伏》一剧中,左蓝、翠平、晚秋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极品女人。三个美女性情迥异却又难分伯仲,如果用古董的稀有级别对她们进行划分的话,至少应该是唐宋之前的作品。正是她们,炼就了余则成这样的好男人。
铁血网友“小蜘蛛”认为,如果说女人是男人的另一半的话,那么她们都是完美的另一半,“左蓝,属于理智而不失热情,冷静兼具机敏,热情期盼但不急于求成的职业化女性,可以说是三人中最省心的一个。翠平,泼辣、率真,既有超强独立生存能力,也能适应以男性为核心的战斗组合,天生的谍报型人员。晚秋细心、真诚,小资型的才女。虽是小女人却有大气度,对男人有不可或缺的依赖,虽有涌动的激情却不丧失道德伦理,天生的女人坯子,是最让人怜爱的一个。”
天涯网友“云卷云舒猫”从三个女人名字的颜色中看出了玄机,“左可以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蓝则会让人想起深邃无垠的大海,暗含左蓝的性格:温柔、坚毅,胸怀博大。如果说左蓝是大海,那么翠平则是绿洲。翠平像一阵风似的刮进余则成的生活,用她的大大咧咧的言行、敢爱敢恨的性格、不管不顾的鲁莽、无知却易轻信的天真给余貌似沉静实则紧张的生活注入了些许活力。晚秋呢?自古秋便是收获的季节,三个女人当中,也只有她最终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家庭,称了心意。可深秋亦是万物凋零的时候。她爱着余,而余呢?经历了死别,经历了生离,余则成还能全身心去爱么?”
新浪网友“金城武”认为,《潜伏》不能在央视放,是因为突破了某种底线。“左蓝很CCTV,她符合主流文化对革命女性的传统印象。翠平是很不CCTV的,但建国60年来的影视作品里几乎没有把翠平这样的历史人物的真实感体现出来,包括她的粗口,她和余则成制造性爱的假夫妻生活,都是很不CCTV的,但却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只有晚秋好,她既CCTV又很不CCTV.在晚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光芒对于一个汉奸亲戚、一个小资情调的文艺女青年的召唤、影响与救赎,她的婉约、惆怅、深情、与信仰,很符合CCTV主流文化的分寸感;晚秋又很不CCTV,是因为这个角色对于主流文化的影视作品中是少见的,却体现了当年无数女作家、女演员走向延安的历史真实。”
“潜艇”们给自己疗伤
《潜伏》的结局是余则成奉命和晚秋成了真夫妻,继续潜伏下去。翠平则是抱着小孩站在山头痴痴等着孩子他爸回来。这一结局让习惯了人性温情的“潜艇”们很受伤,他们纷纷改编结局给自己“疗伤”。
百度网友“小赌怡情”认为,余则成和翠平的悲剧结局,其实只是当时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结局中的一个缩影而已,“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在他们看来也是权宜之计,他们是绝对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收复大陆的,这是当时从国民党上层到普通士兵都坚信的,所以,才有像《英雄虎胆》、《梅花档案》那样众多的潜伏特务。而我党就更不用说了,当时我们是怀着必胜的信心来看待中国革命的状况的,我党的地下组织也是受命安排这样的长期潜伏任务,他们最后有的在台湾策反与地下工作中牺牲,有的在和平环境后放弃了政治立场成为平民百姓,有的恐怕到死也没有暴露身份,但是也没有等到和平统一的那一天。”
搜狐网友“木木”认为,除了因为“合理”提供的可能性外,还有合情的成分,“可以想象,如果余则成没有去台湾,而是留在了大陆并和翠平生活在了一起,基本可以断定,即便五十年代没有离婚,六七十年代也没有离婚,八十年代肯定离婚,一个是懂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有文人气质的腔调男人,一个是脾气火暴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要想生活在一起,太难了。类似的例子我党历史上是有的,比如……说实话,个中的悲情,今人是很难体会的,因为信仰而走到了一起,因为激情而误以为是爱情,最后发现只是悲剧,人生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歪酷网友“勾陈”认为,《潜伏》的结局暴露了人性缺失,“爱情该如何评价?若说它奢侈,为何那么多东西要排它前面:信仰,组织,身份,任务?若说它卑微,又是什么能令翠平百般追求,年复一年地等,绝足于无名小镇;又叫余则成丧弃了精气神,对着新结婚证书落泪?原来最位高权重,操人生死的是”组织“。若无政治立场当娱乐剧来看,这样的结局安排大抵算中规中矩的情节合理———至要紧有戏剧冲突,虐一点残一点都是剧情需要。但《潜伏》应该想靠”主旋律“罢?导演和编剧给安了这么个不人性化的结局,就像吃五香瓜子,一大把吃下来,又香又脆,心满意足,到最后一颗,不留神吃到个死籽。”
相关阅读:
编辑:
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