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的“粗俗暴力”不是道德问题 是分级问题

网友评论()2013.10.21 第4期 作者:皮三

导语:针对《新闻联播》将《喜羊羊》和《熊出没》两部动画片定义为“粗俗暴力”,著名动画导演皮三认为,由于中国没有分级制,动画被认为只是小孩子的东西,但大闹天空的孙悟空却并非是少儿专属品。分级制的缺位,作用在观众身上就是“把小孩当大人,把大人当小孩”。“孩子很容易会看到各种不适合的东西而早熟失真,而大人却因为不应有的限制而变得幼稚愚蠢。”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指“粗俗暴力” 

动画产业:不是口号就是责难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好像关于国产动画的新闻总是两级,要么是朝阳产业扶植政策动漫节分钟数成交量屡创新高,要么就是各种低劣到无耻的动画片出现遭人耻笑。为什么在一个行业内总会出现天堂和地狱般的两极评价呢?似乎不是口号就是责难,我们很难看到这个产业真实的现状和问题。

从最近一则关于动画的新闻,或许可以解读出一些真实的困境,报道说《喜羊羊》、《熊出没》被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理由是因为暴力和粗口。同时有央视动画联合国内20多家动画机构,倡议决不制播暴力低俗危险不文明动画。一时间媒体和公众议论纷纷。

从行业角度,我肯定甚至佩服喜羊羊和熊出没的市场和商业能力。在经历了大规模政策扶植和唯分钟数奖励之下,全国产业基地和烂动画片数量相互攀升再创新高,竟还能有这样少数几个在市场获得成功的动画产品,实属不易。

但说实话,我个人不喜欢,原因有两个,一是动画人的职业惯性,认为这两部创意和制作粗糙。其二是我也有孩子,担心他看了动画里的暴力和粗口受影响,更担心他从小就审美低下。我反对有一种观点,说只要观众喜欢的,就是好的。至少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假如孩子疯狂喜欢快餐和可乐,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不能就这么顿顿满足吧,所以我自己不让孩子看。

就算你拍了主旋律 也不能说做三级片就是人渣

即便如此,我也不认为,我就有理由指责这些动画企业和创作者道德水平低下,尤其不认为任何机构有权仅仅凭借道德判断,就禁止或封杀一部作品。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不同,管理好自己都不易,我们苛求他人大多是为了获取自我崇高感。换句话说,就算你拍了主旋律,也不能说做三级片就是人渣,创作即平等。人在创作中,有各种可能,有的专心修身度人,有的唯利是图,有的则纯粹表达个人趣味……让每种声音都能表达,才能让想象和创造有自由的土壤,让一个行业良性发展,而不能靠这个行业里的人良心发善。说得严重点,道德只能对己自律,对外可能毁人不倦。

我这个观点会有人问,那你说怎么办?应该什么态度?我想这是既问错了人又问错了事。很简单,只有国家相关部门设立影视和动画分级制度。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是态度

多年以来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分级制,动画才被认为只是小孩子的玩意,滑稽的是,连 “成人动画”这个词,都含有不健康的意味。

孙悟空并非只是“少儿动画”

孙悟空从来就没被定义是少儿专属品

其实,动画只是一种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可以表达个人的艺术理解,也可以表达大众的趣味,有给小孩看的寓教于乐,也应该有给成人刺激和无聊的娱乐。像常被国人提起的辉煌时期的《大闹天宫》等,从那时的 “美术片” 称谓便可得知,它们更多地意义是担当了中国动画美学的创造和实验。最近有网友吐槽说,相比喜羊羊,这些经典也暴力。孙悟空可以打人,灰太狼就不能烤羊?其实正是没有分级制的思维惯性误导,要知道《大闹天宫》里孙悟空从来就没被定义是少儿专属品。

所以,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习惯用商业和艺术来区分动画产品,包括我们动画行业的人,其实这种区分只能禁锢创造和想象,各自画地为牢,但却忽视了真正需要分级的内容,动画作为产品,如果被大众欣赏和消费,就像食品和药品,应该有专业的限制和区分。

中国动画:把大人当小孩 把小孩当大人

没有分级制的现状,作用在观众身上就是--把小孩当大人,把大人当小孩。

孩子很容易会看到各种不适合的东西而早熟失真,而大人却因为不应有的限制而变得幼稚愚蠢。所以,因为模糊的审查,喜羊羊和熊出没那样的成人趣味和对白,在孩子们中流传。而同时,因为模糊的禁止,很多成年人却把某些只有性暗示而内容却糟糕至极的片子当宝贝收藏

没有分级制的现状,作用在作者身上就是--把自己变残废,把观众当傻子。

本来创造和想象应该是自由无疆的,但却因为模糊审查,作者们不自觉的产生心理暗示的恐惧感,甚至连思维的懒惰和不作为也有了好借口,我不止一次听过年轻的动画人说过,做什么啊?反正做了也通不过。我就想,未必你做的就有那么出格,更何况创作也不是以出格为唯一标准的,但模糊审查反而造成了这种犯规心理。还有一种创作心理就是,反正这是给小孩子看的,或者说,做成给小孩子看哈哈一笑的玩意就行了,既安全又不必费脑筋,近年来国产动画生产出那么多把观众当傻子的弱智产品,这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没有分级制的现状,作用在整个行业或市场就是--把行业搞低端,把市场变浑水。

当市场没有制度管理的规范,失去控制和标准,这样的“自由”其实更多是混乱。本来少儿动画因为各年龄段的不同,应该是同时具备科学指导的严谨和艺术创造的趣味,难度应该是最大的。而现在,少儿动画反而成了低级和幼稚的代表,成了水平良莠不齐的混水摸鱼池。国产动画拼渠道、资本、赌博和运气

同时,更加丰富的市场产品类型也被扼杀,动画没有供各种年龄观看的各种类型片,官方渠道认可的只有所谓的少儿动画。产品单一,加上低质,怎么会有好的市场生态?国产动画拼的不是好的产品和内容,而是拼的渠道、资本、赌博和运气,为什么成功的国产动画作品那么少?就连喜羊羊和熊出没的背后,其实也有这样的影子。

道德不应成为分级标准 规则应被讨论

没有清晰明确的分级制,所以才会有各种道德判断。同样一个喜羊羊,品质在提高,可四年前被新闻联播说成“老少咸宜”的动画好模范,现在却成了“恶俗暴力”的行业坏典型。这种尴尬,不能说是我们道德比喜羊羊进步得快,只能证明道德话语权太容易被个人好恶影响,左右摇摆

退一步来说,止于道德批评也就罢,最令人担心的是道德成了分级的标准,从而创作空间被挤压的更加狭隘,所以关于这个新闻的赞也罢,骂也罢,如果只是停留在讨论动画人的良心和道德,或者又扯到动画片的质量水平,那就越走越远。

也有人担心,分级制会影响创作自由,我觉得这种担心可以有,但其实不必。任何国家的影视包括动画的审查制度,都随着历史和文明程度的变化而改变。

其实永远存在着规则与创作的博弈,就像没有所谓完全的自由,创作的自由来自于作者的心,而不应受困于外部的力量。有了分级制,也就有了明确的规则,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家里,规则是可以被讨论的,我们都应该有信心。

就像所有做油的都倡议做良心油,也还是会出现地沟油。动画的事不能靠良心解决。也不能靠制度拯救。好的制度只是一个健康的开始。

或许有一天,没有了好大喜功的政策扶植,没有了投机的动画政绩和动画地产。慢慢有了分级制,有了市场规则,中国的动画行业才不至于徘徊在天堂和地狱的假象,脚踏实地的开始,创作者遵从内心,产业规律循于市场,不贩卖理想,不兜售恶意,一切回到人间。

皮三:哐哐哐系列动画总导演;为贾樟柯电影《世界》创作电影动画片段;为孟京辉电影《象鸡毛一样飞》创作电影动画片段;为左小祖咒、万晓利、苏阳等音乐人创作动画MTV;央视《快乐驿站》与电影频道《爱画电影》的栏目开播策划,曾担任动画总导演、总编导;大型情景喜剧动画《武林外传》前期动画指导;著有《flash是技术还是艺术》一书;《泡芙小姐》系列剧作品总导演,编剧;作品曾获各大奖项,如:中国动画学会2006年度最佳动画短片奖,厦门国际动漫节网络动画类金海豚奖,入围第四届美国红树枝国际动画节试验动画竞赛单元等。

 

皮三

著名动画创作人,“哐哐哐”系列动画总导演。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