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黑案》照亮了什么:李迪中篇报告文学引发的思考


来源:凤凰网文化

《黑案》是一个冤案,《黑案》是一个还没有讲完的故事。因为炮制这个冤案的人至今还没有被追究问责。但这个简单却又不简单的问题,对《黑案》的当事人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黑案》为我们照亮了什么?

《黑案》是一部好作品。当然,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有“黑案”,更不希望以后再发生“黑案”。《黑案》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它带给我们的警示、启迪和思考正是如此。我相信,作家李迪创作《黑案》的初心也是如此。

今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也正因此,《黑案》是一部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优秀报告文学。

首先,从阅读情感上来讲,《黑案》是一部令人阅读后感到生气,更让人出气的好作品,它让人最终看到的是希望。《黑案》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讲述了公安局长李国和等三位民警在扫黑除恶的斗争中,被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构陷入狱、蒙冤五载,最终得以平反的经历。但就是这样一起简单的案件,却因为黑恶势力与他们的“保护伞”沆瀣一气,利用和绑架媒体与各级官僚,弄虚作假,甚至伪造“全国人大委员长批示”,使得本来非常简单的案件因为案外的因素影响而变得离奇曲折。李国和所打的“黑”,不过是一个偏僻村庄的“地头蛇”,却因为地方公检法系统内部人员与黑恶势力勾结,使得扫黑英雄们被“黑”进了监狱。不可思议的一切真实的发生了,这的确是令人生气的地方。但李国和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斗志,以及才能、勇气和经验,与黑恶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得到了邢文鑫等法学专家、人大代表们的支持和帮助,最终获得了自由,这当然是令人出气的地方。真实的生活如此残酷,并充满着戏剧化的色彩。《黑案》用文学再现了现实,同时也用文学照亮了我们的生活,照亮了我们对生活的希望。李国和的这段磨难同样告诉我们,人生拒绝了绝望,才能拥抱希望。

其次,从人性伦理上来讲,《黑案》是一部既客观写出了社会道德中存在的阴气,更凸显人性之阳气的好作品,原生态地呈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复杂性,让人最终看到的是光明。人,是社会的人。人性的社会是复杂的多元的,同样社会的人性也是复杂的多面的。比如《黑案》中的一些官员,大多明哲保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不担当不作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说他们有多坏,似乎也没有,甚至让人恨都恨不起来。官场和生活的真实,比虚构要精彩得多。但《黑案》也写出了他们的另一面,当风向转变,他们又开始转向正义,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真善美与假丑恶,这是一组矛盾,也是永恒的斗争,整个社会如此,个体的人也是如此。但“好人总是比坏人多”。《黑案》告诉我们,人性中的真善美最终还是战胜了假丑恶,光明照亮了阴暗。

第三,从法律秩序上来讲,《黑案》是一部大胆揭露歪风邪气的作品,弘扬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之正气的好作品,彰显了国家秩序的公正和历史的正义,让人最终看到的是国家力量。《黑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偏远小城市的黑恶势力,不仅称霸一方,还草菅人命,与当地腐败官员相互勾结,邪恶猖獗。说明在建设法制社会和法制国家的道路上,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还没有做到,依法治国任重道远。李国和的牢狱之灾,不仅仅是个体的人生冤屈,而是公检法等国家公权机构的一个悲哀。试想,如果李国和不是一个公安局长,而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结局又会如何?如果李国和不是一个铁骨铮铮敢于斗争且富有斗争经验的人,结局又会如何?我们不敢想象这个“黑案”还要“黑”多久?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作家李迪的《黑案》用文学照亮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路径,因此具有警世的价值。

第四,从创作态度上来讲,《黑案》是一部作家在写作中抑制着怒气,客观地用人文情怀表达了人间和气的好作品,让人最终看到的是温暖。阅读《黑案》,我三次落泪。一处是李国和在狱中教育少年犯改过自新,并撰写了《十八少年犯罪狱中调查报告》,这是一个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的令人尊敬的优秀的共和国警察;第二处是被害人之一的符洪,作为本案中“被遗漏的证人”,可谓最底层、最弱势的个体,但他在肉体、精神上均遭遇打击报复,连姓名都被篡改为死人的情况下,敢于站出来揭露检察官陷害民警、法院判决不公,这是一个富有良心的勇敢的农民,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堂堂正正的国家公民;第三处是平反昭雪后的李国和在飞机上写《控告书》时读到一篇有关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文章,曼德拉的一句话像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心,他偷偷地用舌头将这篇文章舔湿撕下,珍藏于自己的日记本里,并且决定把《控告书》改成《感恩书》。

曼德拉到底用什么照亮了《黑案》中被“黑”的李国和呢?答案就是两个字——宽容。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往通向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哀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将仍在狱中。”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正义比平等更重要。阅读李迪的《黑案》,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到作家面对冤案的行文有着强行抑制的怒气,始终以平常之心,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在“一壶清茶两对话”的情境之中娓娓道来,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指手画脚,始终保持着有节制的叙事(节制太重要了,这是作家的一种功夫),这其实也是作家本人的骨气和才气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李迪《黑案》的创作实践和文本,对“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用理性和冷静给予了一个正面且有标本意义的回答。

《黑案》是一个冤案,《黑案》是一个还没有讲完的故事。因为炮制这个冤案的人至今还没有被追究问责。但这个简单却又不简单的问题,对《黑案》的当事人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黑案》为我们照亮了什么?我相信以上这些思考,能够给你一个答案。

文章作者:解放军出版社昆仑图书编辑室主任、《军事故事会》主编丁晓平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