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和X先生》导演:有些直男拍的同志电影 我为他们感到尴尬


来源:凤凰文化

眼下X先生正在紧锣密鼓地搞宣传和多城市的粉丝见面会,难得大爽有一点空闲,笔者来到窝藏在北京服装学院地下的有个微电影工作室, 此地只要20平,月租要3000,大爽和他的小伙伴们却舍不得搬离,楼上就是秀场

《我和X先生》第二季:只为遇见你

眼下X先生正在紧锣密鼓地搞宣传和多城市的粉丝见面会,难得大爽有一点空闲,笔者来到窝藏在北京服装学院地下的有个微电影工作室, 此地只要20平,月租要6000,大爽和他的小伙伴们却舍不得搬离,楼上就是秀场,而且在自学拍摄、后期的学生岁月里,全凭来自校内的广告、宣传片需求来支撑,舍不得搬离啊,无论是因为情结、市场、还是柔软的工作环境和沙发

大概是受到此间松弛暖软氛围的感染,笔者在饕餮过第五、六集之后,和大爽各寻舒适的姿势歪倒在沙发上,开始了当天的对话。

我和X先生:取材真实故事 这个群体本来就是被误解被伤害的

笔者前两日刚补档过X先生的第一季,每集的片头都会打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字样,每一集都讲述一个人和某位先生的故事,X先生由此得名,也是区别于市面上其他网剧的显著标志之一。大爽说,因为之所以采用真实故事改编的形式,是觉得真实故事比较能触动人心。“现在网络上有特别多的同类型影片,很大一部分都在卖弄同性这个题材,要不然就是丑化同性恋,比如像特别娘,特别蠢,要不然就是一些很不切实际的网络小说改编的比较恶俗的东西。然后我就想真实地反映当下同志的现状,让更多的人正视自己,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片子改变大众对这个群体的看法。”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每一集的故事只有十几分钟,也有网友评论说像个MV,在剧情的展开中,校园暴力、工作歧视、父母逼婚……所有的矛盾似乎都集中在性向之上,当功能性超过了戏剧性,会不会太过表现群体的被误解与被损害,显得过于自白? 大爽倒不觉得功能性强对于网剧来说是什么缺陷,直言拍这个剧的初衷之一就是传递正能量。“这个群体现在本来就是被误解被伤害的,我们就是想把这些客观现实展现给大家,然后让更多人通过我们这个剧能思考点什么,因为其实同志们面临的问题和不平等的待遇都挺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想要传递一种爱和平等的观念给大家?”

播放目标1000万:我觉得是线下网络同类型剧里拍得最好的

剧情的直接很大程度上也受限于篇幅,“因为第一季的钱很少,我们也拍不了太多的东西,而且也都是非专业的演员,很多想讲的东西无法呈现,所以只能拍成十多分钟的微电影。一些粉丝就觉得太短了,节奏太快,像个MV,然后我们第二季就开始调整风格,加入了很多情节,也找了专业的演员。”第二季采取了六集连续剧的形式,也加入了很多戏剧性的冲突,演技也有所提升。第一季的剧情穿插其中,每个人和各自X先生的故事轮番上演,结局次第展开,从第一季就追过来的老粉丝常有会心之处,五花八门的弹幕在B站铺天盖地。

直男有毒

这就是网剧本身的优势了,除了审查和资金的考虑,网剧本身的短平快也正适合自带话题的同志剧传播。据大爽介绍,第一季四集各平台的点击加一起有400万,当时是有发行公司做推广的,第二季由于政策原因没人敢做发行,在优酷独家发布一周后,第一集的播放已经有了117万次,第二集也已有90万次,大爽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第二季的播放要达到1000万,我感觉它值得更多人看,太无耻了,这话可以说吗,我觉得至少是线下网络的同类型剧里拍得最好的。”(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可以截图留念了。)

“嚣张”过后,大爽说感觉做电影挺难的,因为众口难调,现在大家把电影捧得太高了,好像看了电影以后必须要得到什么理念,但其实每个人看电影的目的都不一样,有的是去放松,有的就是为了流个眼泪感动一把,或者确实有人是想要获得一些心灵上的提升,各自需求得到满足就好。“我可以先从网剧起步,上来就拍电影肯定心里也没底,我是那种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走的,不想一口吃个胖子。”

改编自己的故事:本想拍同志版《中国合伙人》,结果却拍成了《匆匆那年》

“开始觉得万一触碰了这个题材,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后来我们说算了,拍吧,也要突破一下自己。但其实口碑还是挺好的,没有人骂,这么多人支持你的东西,为你的片子感动,其实是一个特别美妙的事情。”

选演员时,看到扮演顾雪和艾桐的女生第一眼,大爽知道就是她,那个感觉是骗不了人的,而且拍自己的故事,每个镜头都知道是什么,都曾经在脑海里浮现过。很多导演都靠拍自己的作品得到很多关注,就像《那些年》、《少年班》,还有刚上的《我的青春期》,都是导演自己的故事,因为那是你自己的生命。

改编时,自己身在其中可能会有一点蒙住眼睛,对故事情结太深,觉得没办法更好了,好在演员们提了很多建议,融入了很多各自的故事,也让这个剧更好看一点。“但如果时间再能长点还能更好,转换还是有些生硬,那没办法,是因为我们钱不够了。其实剧组本来想在影片后期讲创业的,同志版的《中国合伙人》那种,但后来没有机会去表现这些东西,所以只能就是《匆匆那年》。”

尺度是宣传手段的一种 好电影应该满足各种层次的观众需求

各路CP

在预热期间,大爽就放出了四对CP照,在宣传中也半开玩笑地招呼着,这里有肉,快来碗里。在他看来,尺度是吸引人的一个手段,至于尺度把握的怎么样,这是导演自己应该琢磨的事。你的戏必须有一些观众所喜欢的东西在的,不然我这个戏拍给谁看?你得在乎别人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

“其实我特别喜欢李安,他讲的故事,尤其是他的《少年派》,大众看热闹,好看,要挖掘他的思想也能找到,这才是特别好的导演,好的作品应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片子它有很多你们想看的大尺度,但是你要想从中探究更深层的东西,也能找到,因为我们这里每个角色其实都代表了一类人。没准他猎奇着就被感动了,他就被影响了,这也是一种作用,对吧?”

基腐文化是一种启蒙 但与同志群体相差很远

在当下,同志群体要想被更多人理解,其实基本上还是靠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塑造。现在的网络潮流很基腐,BG向的电视剧里都有很多男男CP,《琅琊榜》《古剑奇潭》的宣传也在各种卖腐,《烈日灼心》也是拿两个男人的吻戏做重点宣传,这说明社会其实是在变得越来越开放,之后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基腐文化的流行,是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的,至少大家不再谈gay色变了,“也许现在大家只是拿它当一个玩笑,可能就会慢慢的去觉得可以接受,也许不支持,但至少可以接受它的存在”。

但是这种基腐文化,或者所谓的耽美文化,和同志的群体其实并没有什么相关,它只是给大家打造了一个特别梦幻的泡沫,大家觉得有意思,但不会真正去care同志本身,当同志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可能还是不会有人站出来。

哪怕就是在同志圈里,也有互相的歧视,有些娘的、有怪癖的,也经常会被人嘲笑。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是你不能因为别人不一样,就去歧视别人,就在言语上攻击别人。我们本来就不一样,就在受到攻击,但你还在攻击其他人,其实也是在把别人施加给我们的痛苦给予了别人。”

沈氏夫夫是谁? 我对他们翻白眼

沈氏夫夫

“很多汤姆苏的耽美小说改编成剧了就火了,有些真人也是一样,我可以说我对他们翻白眼吗,沈氏夫夫是谁啊?我不懂他们为什么被喜欢?美,多金,有才,般配?这就是跟霸道总裁和傻白甜没差嘛。没意思,就很搞笑,他其实只是把一个正常人的故事换了一个暖男在“演”,那个剧情换成一个女的也一样。没有人关注BG的玛丽苏,那就换成两个男的演汤姆苏吧,很无聊。这个剧的意义不大,但是它却出现了,它就是个消费品嘛,如果说的让我拍那种特别浮于表面的东西,它不是那样的,自己都不相信,没法让别人去信服。”

腐女与伪同:基腐文化的双胞衍生品

在同志圈子之外,为X先生贡献点击的很大一部分是腐女,后台数据显示,第一季中点击量中最高的其实还是第一集,第三集的话题是同婚,并没有多少腐女转。在这个颜值的时代,腐女喜欢的还是小鲜肉,还是暖暖的有爱的。甚至还会有人说“真丑还同性恋”之类,这也是一种歧视。如果这部分腐女能够转变一下想法,更深层的去理解、支持同志,这个群体会更好受。

大爽觉得腐女的心态和认知与群体的年龄层次有着直接的联系,腐女的年龄普遍偏小,很多都是学生,还是爱看偶像剧,爱看“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年纪,“像郭敬明的粉丝不都可疯狂了,她那年龄层在那儿呢,我们当年在校园里也幻想男神降临之类的,大家都一样。谁27、28、29、30岁还当腐女,少吧,我觉得少。”

基腐文化的传播还衍生出了“腐女”的双胞群体——“伪同”。这个群体也大多集中在校园里,以青少年为主。大爽表示之前没有接触过“这帮小孩”,但如果不是同志却硬要假装,总会露馅的。“群体里gay多了也会有人拥附的,人都是一样的,就好像时尚圈不装gay就不高端一样。这其实很无聊,我们说正视自己不是说正视你是同性恋,而是说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有些直男导演拍的同志电影 我为他们感到尴尬

男:张文爽,有个面试的,咱们7点开完会让他8点过来?

大爽:7点我们开得完吗?干什么的呀。

男:后期。他女朋友去上海了,所以他跟他女朋友走了。

大爽:直的?

男:是呀。

天色渐晚,因为七点要开会,工作室里归巢的成员也越来越多了,在采访的间歇,大爽和助理商议当晚的面试安排,笔者也趁机和编剧姑娘聊了两句,她爆料说,“我们真的快变成纯LGBT工作室了,直男已经所剩无几”。大爽哭笑不得地解释说,“直男”们的出走还是因为一些现实原因,但其实大家在一起工作很愉快,直男工作能力也很强,”只要是因为热爱而聚在一起的,就都很有能力”。

hello大家还记得靖王爷吗?兰花指、娘娘腔成了人们对同志的刻板印象

有些直男导演拍的同性电影,它的审美和趣味还是在男女上,当然对同性也会有一点想象。其实每个人对同性,对不同感觉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与线下的同类型片相比,大家看了X先生以后不会尴尬。看到有些特别苏的片子,我会为他们感到尴尬,这是什么鬼真的是这样的吗。哪怕是跟同志群体很相熟的一个直男,去模仿gay的表达也还是不太一样,直男有的时候挺闷的,不会什么事都说出来,但是同志几乎天天在说,同志其实会有女性的这么一部分在,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会更细腻一点,就是男女的融合。相比于基腐文化的众声喧哗,女同在社会上显得比较沉默,大爽说,“可能是她们身上男性的、内敛的特质比我们多”。

《寻找罗麦》的公映将推动社会观念进步 现在的审查越来越紧张

《寻找罗麦》

16年,《寻找罗麦》要在国内公映,肯定能影响很多人,在电影院上一部同志片,是近几年都没有的事,这也预示着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开放,“可能慢慢的同志题材的片子也不会被打压了”。

据大爽介绍,现在的审查其实是变紧张了,在第二季上映过程中,广电总局出了新的政策,跟同志相关、基腐相关的题材都会施加压力,各种网站也不能上首页,只能“生靠自发的转发”。

中国还停留在奇观消费 欧美电影视角更客观,“但也没什么卵用”

《来自远方》

今年正好是《断背山》十周年,同性电影在国际上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今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来自远方》、小雀斑主演的《丹麦女孩》、柏林电影节上的《坏宝贝》都是同性的题材。与十年前更关注来自社会的眼光和压力不同,现在的导演们更想呈现很多同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关注与女同合作构建家庭甚至生孩子符合伦理吗?恐同者的自由与同志的权益之间的冲突能否弥合?大爽觉得国际上这些片子,它的出现的确是有推动性作用的。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大家看的还是很浮于表面的东西,“看了也就看了,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无论是从产业还是观念的发展来看,都还处于一种追赶的状态。时代还没到那一步,整个生态都是这样,要避免就是被当做奇观来消费,是很长的一条路,它需要慢慢的变,如果这代人成长到那个阶段上,可能这个社会又变了。每一个同志,其实就是每一个人吧,都应该去努力,都应该去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掌握话语权。     

同性婚姻合法化: 它很重要,但它又没那么重要

《第三者的第三者》

第三集骗婚的那一集同样是关注同婚问题,发到网上产生了很大的反映,大爽认为同婚是社会不包容酿成的苦果,但是社会的不包容也是因为这些人可能会有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然后通过努力影响大局。“我个人能力真的很弱,现在跟blued合作,就是中国最大的同志交流软件,有1500万用户,其实就已经能覆盖到很大的一批的人了。”

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或许能在制度层面提供一些保障,虽然很多同志并不一定想要婚姻,但是结不结婚和社会包不包容是两码事,不过合法化确实能推动社会的包容性,所以“其实它很重要,但它又没那么重要”。

父母想要孩子结婚,也是因为不想承受压力,人都是自私的。但是你这辈子永远活在这种纠结、无助里,对自己和妻子的人生都是特别恶劣的影响。而且如果你放弃了自己,就没必要天天喊什么社会不包容,因为你自己就不正视,凭什么要求别人理解呢?就算找个拉拉结婚,虽然也有问题,但也比骗婚强很多,等社会慢慢开放了,再去换新的模式。

同志也其实经常会纠结要不要让父母接受,但他们的生长环境就是那样的很难改变,所以未必一定要达成共识,他们不理解又怎样呢。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反对同性恋的甚至恐同的群体,有些是因为不了解,但有些了解还会恐惧,“那我们就理解一下,就没必要打击任何与自己不同的东西,很多时候异性恋里有很多东西,也有在社会上也不被理解,堕胎啊其他的都是有两面的。”

有个微电影工作室:属于你自己的微电影

有个微电影工作室

有个微电影工作室的成员共计十余人,以毕业两三年的90后为主,有中戏的,有北影的,大家一起创业,技能都是自学的,自己写自己拍,自己剪辑后期,自己去拉钱,还是希望能有自己的剧,能传播很多好作品出来。

工作室也会接拍广告、MV、宣传片、纪录片等,与市面上的一些生硬植入和浮躁消费品不同的是,有个微电影的作品总是带有一些温情的色泽,或者是独特的创意。“有钱可以赚,人总得活着,但是活下来了以后,再给人带来一点什么?总得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东西。”

下一部:古装?BG?第三季?来点刺激的谁要看你们爱来爱去

X先生火了,一些GAY片的单子也会水涨船高,同性的标签可以存在,但是有个微电影的蓝图不止于此,随时准备着在这个领域赢得影响力后,寻求突破和转型的机会。“我们不拍GAY片依旧能做出更好的东西来嘛,不管是什么剧对吧,那得看谁做的,对吧”。(好霸道总裁~)

大爽说如果大家喜欢第二季的话,还会做第三季,做一个刺激的、线下完全没有的东西,会有爱情元素,但不会只是爱来爱去,不然大家就感觉同性恋就是爱情至上,谁要天天看你们爱来爱去,你们就是一帮无聊的婊子。“我们还想拍一些新鲜的题材,也有可能会拍一些BG剧,其实同性恋异性恋都是感情的事儿,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别,情感上的东西,只要你真正把人触动到了就是好片子。”

“有个微电影”的理念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微电影,不管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可以拥有一部自己的片子,在你的片子里你就是主角,同样你也应该是人生的主角。“其实我觉得影视就是这样,他们来把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从中挖掘他们的这种东西,除非我们是杜撰的,杜一个什么古装戏啊之类,其实挺想尝试的,然而并没有钱拍,可能以后会有机会吧。”

[责任编辑:冯婧]

标签:我和X先生 有个微电影工作室 同性恋 网剧 张文爽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