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慈禧的瓷器(上)2013.05.11


来源:凤凰文化

自康熙中期到乾隆时期,中国的瓷业发展进入到了黄金时代,制瓷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盛极而衰,从嘉庆时期开始,制瓷业便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的迹象,到了晚清道光咸丰时期,战乱更将原本就已颓败的制瓷业推向的绝境,庆幸的是在晚清后期的同治、光绪时期,清代的制瓷业竟如落日余晖般表现出明显的复兴形势,官窑和民窑的生产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的这些与此时大清帝国的真正统治者慈禧密不可分。清宫各类庆典活动耗费大量的资金,但另一方面,这几次盛大庆典对晚清瓷业中兴起到的推动作用却也异常关键。

 自康熙中期到乾隆时期,中国的瓷业发展进入到了黄金时代,制瓷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盛极而衰,从嘉庆时期开始,制瓷业便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的迹象,到了晚清道光咸丰时期,战乱更将原本就已颓败的制瓷业推向的绝境,庆幸的是在晚清后期的同治、光绪时期,清代的制瓷业竟如落日余晖般表现出明显的复兴形势,官窑和民窑的生产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的这些与此时大清帝国的真正统治者慈禧密不可分。清宫各类庆典活动耗费大量的资金,但另一方面,这几次盛大庆典对晚清瓷业中兴起到的推动作用却也异常关键。

揭秘:同治选谁做皇后大大得罪慈禧

核心提示:1851年,太平军于清廷正式展开武装对立,洪秀全建国号“太平天国”,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刚刚即位,面对国库空虚民众起义等此起彼落的烂摊子咸丰帝一筹莫展,转而沉迷于声色,一年后,咸丰帝下令挑选秀女入宫,在这些秀女中他最宠爱的便是其中一位名叫叶赫那拉·玉兰的姑娘。

凤凰卫视5月11日《文化大观园》,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它们诞生于晚清,一个变革与动荡的年代。

吕成龙: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解说:它们深居皇宫,装着满腹不能言说的故事。

吕成龙:本来是想这个瓷器搁那儿去用的,后来这个圆明园被烧了。

天平天国“遇妖必诛” 景德镇遭殃

解说:它们是这座落寞帝国最后的颜面,它们有着共同的主人,慈禧,《慈禧的瓷器》《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1872年,同治十一年,此时的大清帝国早已不复往昔的繁华,然而,这年八月京城内突然熙熙攘攘,一片沸腾,官员、大内官差、商贾、百姓纷纷涌入京城,几日之内城内以及城郊的大小客栈、会馆、庙宇等一切可以住人的地方都再无落脚之地,这京城内到底在酝酿着什么事情,竟然让这内忧外困的大清朝陡然间变得如此喜庆热闹,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距京遥远的江西省东北部有一个已经荒废了十年的小镇子竟也就着京城的这片喜庆,再次获得了生机。

王鲁湘: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硝烟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这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晚清的起点,此时,这个帝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在,曾经巅峰一时的制瓷业也逐渐衰亡,这一年在满洲镶蓝旗的一个官宦世家叶赫那拉·惠征的女儿刚满五岁,谁也没有想到日后这个小女孩儿竟然统治了清朝整整四十八载,她就是慈禧,蛇蝎心肠、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祸国殃民,这是日后人们对她的评价,然而这些就是她的全部吗?今日,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慈禧人用瓷展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粉彩瓷器,成组成套的碗碟汤勺色彩绚丽,它们烧造于大清内忧外困之际,成为了慈禧奢靡浮华生活的最有力的见证,然而已经衰亡的清制瓷业因何在此时再次兴起?这些粉彩和康雍乾时期的瓷器相比又如何呢?从诞生到传世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呢?

解说:1851年,太平军于清廷正式展开武装对立,洪秀全建国号“太平天国”,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刚刚即位,面对国库空虚民众起义等此起彼落的烂摊子咸丰帝一筹莫展,转而沉迷于声色,一年后,咸丰帝下令挑选秀女入宫,在这些秀女中他最宠爱的便是其中一位名叫叶赫那拉·玉兰的姑娘。

然而皇宫内短暂的喜庆氛围并不能改变整个国家的阴霾,在太平军眼中,清朝大小官吏是“妖”,地主豪绅也是“妖”,“妖”是太平天国的重点打击对象,规定“遇妖必诛”“藏妖者与妖同罪”,属于皇家御窑厂的景德镇便也跟着遭了殃。

吕成龙(故宫博物院陶瓷科科长):这个时期呢内忧外患,这个太平天国捻军,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等的,所以说呢这些呢应该说对这个御用瓷器的烧造呢这个质量方面都有影响,所以说它这个时期就是处于一个没落的一个时期。

王鲁湘:一个很重要的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在江西、安徽这一带啊和清军的战斗是非常的惨烈的。

吕成龙:对,应该说太平天国应该是从咸丰元年吧,一直到这个咸丰六年的时候就攻占了景德镇,那么把这个御窑厂都给烧了,就剩下了一个可能是这种地基了。

解说:康雍乾时期景德镇所生产的青花、粉彩、斗彩、珐琅彩等或敦重古拙或隽秀尔雅,但它们都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然而这个昔日创造出无数珍宝的皇家御窑厂这太平天国的一把大火焚烧殆尽,官员、画师、工匠等或作为“妖”被杀,或侥幸脱逃,全作猢狲散尽。

王鲁湘:那个时候景德镇基本上就全部被毁了御窑厂也,御窑厂更是首当其冲就,御窑厂就人都散了。

吕成龙:应该说有十年的时间御窑厂是停烧的,这个也不短啊,十年啊,这样的话有一些老的工匠可能他逃走了以后也不在了,也可能就去世了。

王鲁湘:跑出去了就不回来了,有的就去世了。

同治大婚李鸿章筹银13万烧瓷器

解说:随着景德镇的被毁,清朝的瓷业彻底陷入了绝境。四年后,1861年,昔日咸丰最为宠爱的妃子叶赫那拉·玉兰遇到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机,咸丰病逝,她和咸丰的儿子载淳继承了皇位九月她发动政变,成功夺权,展开了她整整四十八载“无冕女王”的政治生涯,不久后,她便以同治的名义对自己晋封徽号“慈禧”,但是那个曾让咸丰帝愁绪不已的问题同样摆在了慈禧眼前,那就是太平天国,这时她想到了汉人将领曾国藩,1864年曾国藩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八年后,慈禧已经手握政权整整十一年,这年十月的北京城麻木许久的百姓脸上竟然绽放出了些许笑容,原来同治皇帝要大婚了,远在江西省东北部因遭受兵灾而几近荒废的景德镇御窑厂再次灯火通明。

吕成龙:同治大婚呢确实是在这个大婚用瓷啊应该说是在这个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它是一个也是一个很重要一个节点,也就是说它开创了皇帝啊大婚在这个御窑厂大规模烧造这种专门用瓷的这么一个先例,在这之前没有这样的,对,这么大规模烧造这种,同治十一年是他大婚,那么他提前就要准备这个大婚,那么在用瓷的烧造方面呢,应该我们查这个档案来看呢应该这是在同治六年的十月,这个朝廷上就下发的这个烧造大婚用瓷的这个纸样,应该说是十四种又有九种这种花色,每一种啊大概又有好多套。

王鲁湘:好多套。

吕成龙:嗯,应该说这个对于景德镇御窑厂呢,你看它为了生产这批东西要重新呢把御窑厂恢复啊,又要这个招募工匠啊等等,应该说对已经停烧了十年的这种御用瓷器的这种烧造呢应该说是一个契机吧。

解说:虽然此时的大清帝国正值内忧外困之际,但皇帝的大婚却如何也不能轻慢,这次瓷器的烧造由慈禧亲自下令,派遣钦差大臣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完全按照慈禧的喜好和要求由景德镇御窑厂定制而成。

任万平(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都主任):这个大婚用瓷它涉及到几方面,一个是就是典礼的时候比方说有些筵宴要用,就实用的,还有一些就是少量的是皇后的嫁妆,就妆奁用的,这些他都会发文给九江关做,比方说档案记载,最多的有一个记录是一万零七十二件,像现在我们故宫还现存的有三千多件。

解说:同治八年,大婚用瓷烧造完成,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用来给一国之君大婚所用的瓷器竟然烧造粗糙、不堪应用。

吕成龙:同治这个八年就烧成了,当时是广饶九南道的这个景福在督造这批瓷器,所以这个景福可能也比较倒霉,因为摊上这么个时候来督造这个瓷器,所以烧完了以后呢运到宫里来以后不满,皇上不满意啊。

王鲁湘:合格品不多。

吕成龙:对呀,一看都是所以说粗糙不堪,这个图案画得呢都过于简练、过于简单,所以说呢后来就说这个同治八年就下了一道旨令过去,让这个景福啊自掏腰包赔补,这个事情确实。

王鲁湘:那不搞得他倾家荡产。

吕成龙:所以啊,所以这个按道理说啊其实于景福啊也不是说他就是督造不利,完全是这么回事儿。

王鲁湘:不完全是因为他工作失职。

吕成龙:对,实际上这个时期确实事实啊确实是存在这么一个现实情况,就是说你刚刚十年停烧刚恢复是吧,这些工匠好多都是新手,他不行啊,他不熟练啊,所以说这个景福也比较倒霉,后来就同治九年又开始他就开始重新补烧、补造,一直到同治十年吧才补齐了。

同治选谁做皇后而大大得罪慈禧

解说:但是这批赶制出的大婚用瓷数量仍旧不够,皇室被迫从承德避暑山庄内调拨了一批瓷器过来,这批重新赶制而成的瓷器品相如何?又能否担当起大婚用瓷的重任呢?

它们诞生于晚清,一个变革与动荡的年代。

吕成龙: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解说:它们深居皇宫,装着满腹不能言说的故事。

吕成龙:本来是想这个瓷器搁那儿去用的,后来这个圆明园被烧了。

解说:它们是这座落寞帝国最后的颜面,它们有着共同的主人慈禧,《慈禧的瓷器》《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2013年5月,位于首都博物馆三层展厅内正在举办一场展览,展出的这些浓艳而华丽的瓷器是晚清瓷业的独特风景,它们的主人正是慈禧。整个展览所展出的第一部分便是同治大婚用瓷。

吕成龙:它主要是反映一种喜庆,你比如说这个黄地红蝠,蝙蝠是吧,寓意这个洪福齐天呢,然后就是这种蝴蝶。

王鲁湘:这是蝴蝶。

吕成龙:蝴蝶,朵梅,蝴蝶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一种比较喜庆的,蝶恋花嘛。

王鲁湘:蝶恋花,跟爱情有关。

吕成龙:然后就是喜字儿,中国老百姓结婚啊,你看自古以来都要用双喜写儿而且,双喜临门嘛。

王鲁湘:而且是龙凤捧起的双喜。

吕成龙:这个是龙凤捧双喜,还有的整个就是用喜字儿,那边有个盒子,你看它就整个就是矾红地儿、金喜字儿。

解说:这些瓷器象征着皇权,也仿佛留下了帝王大婚时普天同庆的喜悦,然而谁也没有察觉,在这场大婚之前紫禁城内正展开着一场隐秘的较量。

王鲁湘:相传同治选后之际慈禧相中的是员外郎凤秀家的女儿富察氏,富察氏出身于满足正黄旗,仪表端庄、性格温顺,而慈安看中的呢是清朝唯一的蒙古状元崇琦的长女阿鲁特氏,阿鲁特氏相貌不及富察氏,还比同治大两岁,但是此人气质高贵、精通诗书,可谓是德才兼备,慈安、慈禧各有所属“相持不决”,只好召同治帝自己选定,同治帝听说民间有“娶妻要娶德,娶妾要娶的说法,清朝历代皇后都以行天下,他毫不犹豫地选了阿鲁特氏为皇后,这就大大地得罪了慈禧,她认为这是亲生儿子有意和自己作对,但迫于形势她不便发作,只得暂时隐忍,这场风波也为日后同治帝的悲剧首场埋下了伏笔。

尽管如此,对于亲生儿子同治大婚的造办慈禧却也丝毫未有怠慢。在清朝的皇帝中间是登大统以后啊,继大统啊登基以后才再结婚的好像只有几位吧?

吕成龙:就是刚才讲他一共有四位吧,顺治、康熙、同治、光绪。

王鲁湘:就是一头一尾。

吕成龙:对,所以说他这个就是能赶上这种登基以后举行这个大婚,但是好像光绪大婚,光绪十五年的时候好像也烧。

王鲁湘:也烧了。

吕成龙:但是没有这么没有这个同治时候,我估计这个与这个刚才讲到的,与这个因为同治毕竟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与她这个有关系的,所以说与这个重视有关系的。

同治大婚规模超顺治康熙

解说:同治帝大婚的规模甚至超过了顺治、康熙的大婚典礼,同时这场大婚也意味着同治帝即将亲政,然而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旦操持权柄便像中了鸦片的毒一样深入骨髓权力的欲望将战胜亲情和道德,慈禧就是这样的人,要知道从同治帝十三岁时大臣们第一次归政的呼声开始,慈禧又拖延了整整四年,此次大婚过后,慈禧便再无理由可以拖延了,但是从同治大婚的操办上不难看出,此时的慈禧在亲情和权力间虽然更偏向于后者,但前者也仍未被完全抹灭。

王鲁湘:应该说她对这个儿子是格外的亲,这个宠爱有加,但是的话呢我们也都知道后来的同治皇帝整个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的这么一个愤怒的一个愤青,而且最后也因为和母亲的关系极其的糟糕而早夭,是吧?但是从同治大婚来看的话似乎这个时候母子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吕成龙:我是这么想的,因为慈禧啊她这个权力欲特别强,应该说慈禧呢应该说在老百姓这个眼中啊,应该说是属于那种坏事干得比较多,可能这个好事干得比较少,所以说呢总体来讲呢她成为人们的一个,怎么说呢一个反面,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我是想呢,就是说我们评价一个人还是应该就是说实事求是一些,就是说她是什么样就是怎么样,在这个时期的御用瓷器的烧造方面啊,应该说我们就应该实事求是来反映这段历史。

解说:在慈禧的操持下,1872年10月16日,同治皇帝终于等来了他大婚的日子。

吕成龙:这是当时反映这个大婚场面的,这里面都是你看,你看这个装饰里边都是金喜字儿,道上都是这个双喜字儿,红喜字儿。

王鲁湘:这个是在大殿里搭起的一个棚,然后装饰得非常的喜庆色彩。

吕成龙:对,然后喜字儿,然后要不就是寿字,全是寿字。

王鲁湘:最主要的就是和这个有关的瓷器都在上头摆着呢。

吕成龙:就说明当时这些,这个烧来这个瓷器就是供这个大摆筵宴用的。

王鲁湘:像穿这种貂皮衣服的大臣才有资格入座。

吕成龙:对,入宴大臣。

王鲁湘:入宴大臣,别的还入不了宴。

吕成龙:对,别的还不能在这儿享受呢。

解说:大清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又有正从之分,那么什么样的官员才能参与到皇帝的大婚?又有哪些官员能成为入宴大臣呢?

任万平:举行大婚它有些仪式,有些仪式需要这些大臣们呢去操办,直接就是指示他们来做这个比方做纳彩使、大征使等册立奉迎使,这些都皇帝亲的,比方说有那个大学士啊或尚书,当时列了几个人,皇帝去圈,圈到是谁就谁来当,那么还有就是大的筵宴的时候,大筵宴的时候就会参加人非常多了,那些各部尚书啊,那些大臣呢,王公啊很多都参加,那就人非常多了。

解说:这些大臣入席而坐的长桌上摆满了杯、碗、碟、果盘等精美的实用瓷器。

它们正是由景德镇历时四年烧造而成的,同治大婚用瓷,那么为了这场大婚,它们的器型和釉色又与往日的御瓷有着哪些不同呢?

任万平:大婚用瓷它就特定的就和其他平时陈设瓷是不一样的,有这个龙凤同合纹,就是一个龙一个凤中间有一个这个双喜字,这个团的啊这个龙凤同合纹,有比方说有梅花就是梅树和喜鹊,喜上眉梢、喜上眉梢纹,还有万寿无疆纹,五福捧寿纹,这些特定的有这些吉祥寓意的纹饰,那么就和平时那些纯为了这个室内摆的那些文玩清供呢就不太一样,这个要是现在咱们看可能有点俗气,那些可能更清雅,它更多的要渲染一种喜庆的意义。

解说:这些饱含着喜庆寓意的大婚用瓷,从某些方面讲,是让景德镇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在长达近两千年的岁月里,瓷业的兴旺紧紧地和景德镇联系在一起,这次同治帝的大婚也成为了晚清瓷业再次兴起的开端,只是康熙的青花冠绝一代,雍正御窑的瓷器更被称作完美,在慈禧的统治下,晚清瓷业能否重新走向康雍乾时期的巅峰呢?

王鲁湘:自康熙中期到乾隆时期,中国的瓷业发展进入到了黄金时代,制词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盛极而衰,从嘉庆时期开始,制瓷业便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的迹象,到了晚清道光咸丰时期,战乱更将原本就已颓败的制瓷业推向的绝境,庆幸的是在晚清后期的同治、光绪时期,清代的制瓷业竟如落日余晖般表现出明显的复兴形势,官窑和民窑的生产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的这些与此时大清帝国的真正统治者慈禧密不可分,虽然晚清早已内忧外患、国力衰微,但清宫各类庆典活动却依然耗费大量的资金一方面慈禧的骄奢淫逸固然可恶,但另一方面,这几次盛大庆典对晚清瓷业中兴起到的推动作用却也异常关键,下集节目中,我将继续与您一起透过这些粉彩看看这个落寞帝国的最后一点颜面,看看它们的主人慈禧晚年的奢靡政府,好,我们下周见。

[责任编辑:冯婧]

2013-05-11文化大观园 慈禧的瓷器(上) http://img.ifeng.com/itvimg//2013/05/13/57bd4724-1bab-43e7-82e9-586cf1f67e2f140.jpg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