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的历程
某种意义上,优美的80年代,是从李泽厚的一本小书开始的。1979年,李泽厚花了几个月时间,几乎一气呵成写完了《美的历程》。大概拖了一年的时间,到1980年底,文物出版社终于把这本薄薄的书出版了。
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本看上去极不起眼的小册子,会突然一纸风行,让无数青年夜不能寐。有人日后回忆,那时候很多年轻人虽然年少无知,却匪夷所思的爱上了美学。有人所做的最狂热的事,乃是费尽周折从同学手里借到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然后又买来一支手电筒,别人都熟睡之后,躲在被窝里借着手电筒的光芒,将这本抒情又抒情的学术小册子抄录了一遍。
这样的表述并非夸大其词。事实正是如此,美,或者说审美,成为80年代的开幕关键词。年轻的人们在经年的压抑和枯燥之后,在审美的层面展开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抵制与反叛。首先是朦胧诗上场,“那些年轻的诗人,经过漫长的冬天后,终于在这个诗歌的春天里找到了创作激情和创作方向。”许多年之后,李泽厚还经常提起,当年他第一次读到油印的《今天》杂志,内心充满了感动,因为他在诗歌里读到了久违的自我意识,清晰的审美主体。
李泽厚是中国理论界第一个站出来赞美朦胧诗的美学家,当其他画地为牢的学者还在对朦胧诗大肆攻击的时候,李泽厚一方面将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潮著作陆续组织翻译、出版,一方面又提醒众人,中国的文化艺术思潮从朦胧诗开始,正在进入一个以反叛和个性解放为主题的创作高潮。
另一个被李泽厚赞赏有加的艺术现象,是“星星画展”。李在《画廊谈美》一文中,为年轻人辩护:“在那些变形、扭曲或看不懂的造形中,不也正好是经历了十年动乱,看遍了社会上、下层的各种悲惨和阴暗,尝过了造反、夺权、派仗、武斗、插队、待业种种酸甜苦辣的破碎心灵的对应物吗?政治上的愤怒,情感上的悲伤,思想上的怀疑;对往事的感叹与回想,对未来的苦闷与彷徨,对前途的期待和没有把握;缺乏信心仍然憧憬,尽管渺茫却在希望,对青春年华的悼念痛惜,对人生真理的探索追求,在蹒跚中的前进与徘徊……,所有这种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混乱的思想情感,不都是一定程度地在这里表现出来了吗?它们美吗?它们传达了经历了无数苦难的青年一代的心声”。
跟日后的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完全不同。21世纪开初,最醒目的学问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商学,而80年代的开端,却是抽象复抽象的美学。那时人们谈论得最多的,绝不是后来的商业模式和家庭理财,而是叔本华、尼采。虽然更多的时候,人们基本上是在囫囵吞枣,但即使是这些优美的名字,也让年轻人如此得意。他们的业余话题永远是这些人,为此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开始,年轻人迷上的当然是尼采的酒神精神,甚至觉得那是写作诗歌的最好工具,而叔本华的悲观,借着青春期肤浅的理解,他们开始体会到人生如梦的悲凉意味。后来又读到了歌德,开始人们是鄙夷他的,尤其是他在皇室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与伟大的贝多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之后年轻的读者们很快就读懂了《浮士德》,知道了魔鬼其实一直在操纵着人类的命运,人们的一生惟有努力再努力,须臾的满足都可能导致毁灭。而佶屈聱牙的康德,也没有吓退他们,更多的时候,人们捧着康德的巨著,可能是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装装样子,事实上可能读不懂他,但无论如何,当80年代的年轻人读到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还是前所未有的惊叹。世界是如此之大,作为人,必须保持足够的敬畏。
这一些优美的阅读生活,导致整个80年代看上去那么单纯,那么理想化,略显一些青涩的忧伤。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导师,他就是李泽厚。李泽厚带着年轻人阅读美,美在成长,结出了个性的果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80年代最有名的口头禅,理所当然出自李泽厚一本著作的书名。一时间,人们的阅读主要由两种事物构成,一是朦胧诗,一是李泽厚,李成了那个万物生长的年代里家喻户晓的学术偶像。当他去北京大学哲学系座谈,然后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发现了他,纷纷围拢过来,后来人们说,李泽厚让整个北京大学万人空巷,食堂成了北京大学最拥挤的课堂。
一直到今天,我都在问自己,为什么80年代的青年那么迷恋李泽厚,事实上他只是一名学者,他的有些文章甚至有些晦涩,我们根本读不懂他。后来我找到了原因。首先我想是李泽厚散文式的学术语言,充满了抒情色彩,这让被文革大字报文风污染太久的年轻人如沐春风。是文辞的优美导致了李泽厚的流行,让更多并不属于学术的青年人爱上了他。其次则是李泽厚的学术方法,《美的历程》让一代学人明白,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做,甚至就该这么做。比方说,讲哲学可以并不一定要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别。更重要的是,许多人从李泽厚的书里领悟到,一个人文学者,就应该把学术研究和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把历史的遗产当作鲜活的对象,把做学问、写文章、出版著作变成自己生命的流程。
如果李泽厚在美学世界里的影响力让青年复苏了个性,那么他在思想史上的挖掘,则让更多的年轻人增添了怀疑和批评的能力。进入80年代中期,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开始风行,尤其是后者,让一个时代的青年开始贴着地面飞行。它与80年代后期知识界的总体思想走在一起,渐渐对准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严峻的时代课题。
中国人的国家使命意识在这个时候开始高涨。在文化热的高潮中,青年一代对未来中国的走向拥有了巨大的现实关怀,政治民主的思想情绪日趋强烈,青年的参与意识与日俱增。李泽厚提出了他学术体系里最有争辩意义的历史范式,这就是“救亡压倒启蒙”。它的具体表述带有李泽厚一贯的抒情色彩,称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最早发表在《走向未来》1986年创刊号上。李泽厚提出,近代以来,在中国始终存在着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主题,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构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五四运动包含这两个性质不相同的运动,一个是新文化运动,一个是学生爱国反帝运动。前者是启蒙,后者是救亡,所以是“双重变奏”。
这样的学术范式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解读。在李泽厚看来,“启蒙”是指对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的接受和传播,是“反封建”;救亡则是“追求独立和解放的民族运动”,是“反帝”。对处于日本侵略而水深火热的中华民族而言,“反帝”、“救亡”的思想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上风,科学与民主的启蒙在很长时间里处于压抑的状态。启蒙与救亡是现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思想史的主题,开始是相辅相成,而后是救亡压倒了启蒙,农民革命压倒了现代化。中国现代“反封建”的文化启蒙任务被民族救亡主题“中断”,革命不仅没有继续推进文化启蒙,而且被传统的旧意识形态改头换面地悄悄渗入,最终造成了 “文革”封建传统全面复活的绝境。
可以这样说,李泽厚用他的学术思辨,事实上将一个更加重要的历史任务推到了中国人的面前,这就是启蒙主义,并导致整个80年代被后来的民间史学家定义为启蒙主义时代。李泽厚的思想如此明显,由于救亡主题的大面积高涨和普遍性的持续,民主与自由的启蒙课一直被中国人关闭。当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制度纷纷奔向普适价值的时候,太多的中国人仍然深深陷在愤怒的家国意识之中。这可能是一种滞后,更可能是一种缺失。
1989年五四前夕,李泽厚在五四运动70周年纪念会上慷慨陈词,他说,如果过去革命年代的主题是救亡压倒启蒙,那么今天我们呼唤启蒙主义,就是另一种救亡,争取民主、自由、理性、法治是使国家富强和现代化的唯一通道,我所期望的启蒙走向是:多元、渐进、理性、法治。
这是李泽厚在80年代发出的最后的声音。那年6月之后,李泽厚的声音被迫式微,黑云压城,他只有躲进书斋,停止了他优美的文章。到90年代开初,李泽厚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他远走他乡,在古稀之年来临之际,去到了美国,做了一名流浪学者。这似乎是一种必然的命运。遥想当年,当李泽厚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他在美学领域里与老迈的朱光潜、蔡仪展开论争。事实上朱光潜的学术底子始终比他厚实太多,他与朱光潜的辩论多少带有一些莽撞的气息,甚至可以说,他可能是为了迅速爆得大名,才选择与朱光潜这样的学术大家争论;而蔡仪自始至终都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他甚至没有进入美学的殿堂,只是为了让主流意识形态在美学领域掌握话语权,才去说出那些苍白的美学话语。我们可以这样说,李泽厚与老人的论争,并没有形成必要的学术成果,他的收获在于,人们知道了李泽厚这个名字,李泽厚因此右派加身。许多年后,我们再次看到,在灿烂的80年代,当李泽厚终于建设起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当更多的青年团聚在李泽厚的门下,这个向来强调独立思考,出语惊人的学者却发现,真正的学术研究再一次让他遭遇人生厄运,他成了哽在当局喉咙里的一根倒刺,他的学术生涯几乎就要停滞。于是,出国游学,成了李泽厚晚年不得不选择的惟一路径。
在中国,做一个独立思考的学者究竟有多难,李泽厚用他的一生做了一个不错的见证。可以这样说,李泽厚有多少崇拜者,就有多少攻击他的人。他从来没有被主流渠道认证,毕生的学术成果并没有给他带来高官厚禄。从一名年轻的美学右派,到背井离乡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知识分子,李泽厚换来的,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争议。但那些从80年代里感受到美的价值,体会到个人尊严的人们,将会永远记住李泽厚这个名字。他用美启蒙了一代人,人们由此开始年复一年怀念80年代,那么单纯,那么有理想,人们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带着自由的火焰奔走呼号,即使餐风露宿,即使泪洒街头,也在所不辞。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个叫李泽厚的学者有关。
编辑:
邓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