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 > 国学 > 正文
新观点:天地会创始人是方以智
2008年11月17日 10:27凤凰文化综合 】 【打印

清康熙十年(1671年),足迹再未踏上过两广大地的方以智,忽然卷进一桩“粤案”而致命。凭方以智生前的声名和影响,不但事後清朝官方文书档案对粤案遍无记载,而且清初浩如烟海的民间野史笔记也无述及。

方以智的重新引起关注,缘于他着述的一本手抄本《东西均》于1962年被发现。此前,人们隐约听说过点他的一些故事,知道他是一位明末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早于鲁迅等人两百多年提出过一个汉语拉丁化(拼音化)的主张……

近半个世纪以来,方以智留下的一百多种宏富着作被不断发掘和整理,人们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被埋没了的旷世奇才。以现代的眼光看来,他的思想在当时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和现代性。如他在遗着《东西均》中,把他极尽深邃驳杂的思想,竟表述为一个我们今天在电脑符号和麻将游戏中还能见到的“∴”。该着作被埋没了近三百年。

那麽,这中间是否隐藏着什麽不为人知的历史隐秘呢?

一手缔造天地会

历经十多年,在极其稀少的史料中披沙淘金,余英时为我们勾勒出方以智最後的活动踪迹︰1650年(清顺治六年),方以智在广西平乐披发出家;1652年北归,因其父方孔--奉养庐山的关系,曾两度停留江西,最後因“粤案”被捕殉难也在江西;北归後的20年间,方以智大部分时间在寺庙中埋头着述,交游甚少。只是与桐城同乡钱澄之潜去南京密会钱谦益;1667年福建武夷山之游,隐约显露了他的反清迹象。除此之外确乎难有证据证明和解释晚年的方以智为什麽会牵连进粤案,并差点遭致灭门惨祸?

由粤案的隐晦不明,让人联想起明清之际的另一桩历史疑案︰天地会(洪门)的起源之谜。

由于真实影响过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一百多年以来,洪门(天地会)研究一直是一门显学。但由于天地会本身留下文字资料的极少,关于它的创始人,就有郑成功说、殷洪盛说、朱洪英说、洪二和尚说等;发源地也先後有福建、广东、台湾、四川、山西等不同说法,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更为蹊跷的是︰学者们对天地会的研究也彼此牵袢、互相对立,最後竟陷入一个越研究越复杂的沼泽泥潭。如着名史家罗尔纲就曾慨叹︰“天地会问题,循环论证,终至无解”;整整一个清代,清庭对天地会的明查暗访一直没有断过,“研究”文字也汗牛充栋,但始终不得其要领……

这确实是一段堪称离奇的历史。

在当代,经由金庸等演绎,神奇的天地会再度令华人世界倾倒、痴迷。金大侠演绎的天地会,蓝本出自一个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天地会会簿《西鲁故事》,大意为︰清顺治末、康熙初,退守台湾的郑成功为团结将士抗清,效仿梁山结义,首开金台山明远堂,与文臣武将结为异姓兄弟,随後又遣蔡德忠、马超兴、李式开、方大洪五人回大陆发展。五人拜福建莆田少林寺方丈智通为师,秘密发展会众。康熙纵火烧毁少林寺,蔡德忠等五人逃脱,辗转至襄阳万云山万云寺,投奔明亡後出家的万云龙。万云龙又结纳陈近南,在红花亭聚义,奉崇祯太子朱洪竹为王。後为清兵所败,万云龙牺牲,陈近南遣众散于各省,自行开山立堂发展……

“西鲁故事”虽有着文字依据,但早有专家指出︰这份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天地会会簿,是後人附会记述,只能当成神话来看待;同样,福建莆田是否真实存在过一座南少林寺也一直遭人质疑。武侠娱乐自然等同不得历史,真实历史也不是区区武侠所能推动得了的。值得思索的是︰一段历史逝去了,但它却持续不断地让人困惑,它又是如此的让人着迷。这中间莫非有着什麽关键人物和情节的缺失?

方以智研究的重新被发掘,为解开天地会之谜提供了可能。

韦小宝“戏言”揭开“∴”真相

金庸《鹿鼎记》中“韦小宝”加入天地会时,引用了来自天地会簿史料的几句口号诗︰歌曰︰“三点暗含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气复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说是天地会的纪律要求。这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尚钺主编的《中国古代通史》中也有着明确的记录。

这几句顺口溜如今很容易被人们忽略过去。因为在时隔三百多年听来,这简直就犹如儿戏和天方夜谭︰“三点”能含有什麽高深的“革命”道理?然而,回看历史往往能发现令人难以置信之处。

在遗着《东西均》中,呵佛骂儒的方以智,把他复杂深邃的思想总结为一个简明形象的“∴”;同时他强调,他的思想是极高深又极其浅显的。联想到天地会最早有个“三点会” 的别名,此“三点”莫不正是彼“ ∴ ”?方以智因其着述《通雅》被梁启超称为近世语言音韵学研究第一人,熟谙汉语通假、同音字多等特点的他,不正是巧妙地把“三点”和“∴”进行了置换和还原?

天地   方以智   浪道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钱王刚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