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衍圣公”的来龙去脉
2008年10月30日 14:14凤凰文化综合 】 【打印

衍圣公,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封号。自孔子死后,随着后世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其后裔也倍得恩泽。孔子于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被封谥“褒成宣尼公”,至唐朝则被尊为“先圣”、“太师”,武则天封为“隆道公”。即使在蒙古统治的元代,也被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孔子后裔同样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眷顾和优渥。虽迭经改朝换代,但其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较之上代还能“恩渥备加”,“代增隆重”。直至册封为世袭衍圣公,并在曲阜为其兴建了规模宏大,衙宅合一的衍圣公府。衍圣公府一般称为孔府,大门上的一幅金字对联,体现了这个封建贵族世家特殊地位的真实写照:“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秦朝最早加封孔子后裔

史载最早对孔子后裔的加封始于秦朝,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行郡县,曾“观礼于鲁”(《水经注·泗水》),因孔子九代孙孔鲋精通六艺,被秦始皇召封为鲁之文通君。后因秦下令焚书,孔鲋藏《论语》、《尚书》、《孝经》等于孔子旧宅壁中,走隐嵩阳,教授弟子。陈涉起事,“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孔鲋字甲)为陈王博士,卒于涉(陈胜)俱死”(《史记·儒林列传》)。孔鲋最后死在了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军中。
秦始皇所封文通君,仅仅是名誉上的称号,并非祭祀孔子的专事封号。专主孔子祀事的封号是从西汉开始的。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自淮南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孔鲋之弟)为“奉祀君”,专主孔子祀事,惠帝时征为博士,迁长沙太傅。昭帝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博士,宣帝时为高密相。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拜孔霸为太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以所食邑奉孔子祀。并赐黄金二百斤,宅一区,户籍迁往长安。“霸为人谦退,尝称禄位太过,何德以堪之。上欲之相位,霸让至三、四,上知其诚乃止,以是敬之,赏赐甚厚”(《孔氏族庭广记》·金·孔元措撰),元帝批准了孔霸的请求,为祀孔子,将其长子户籍由长安迁回曲阜。孔霸七十二岁卒,元帝素服亲临吊丧,赐东园秘器钱帛,谥曰烈君。汉成帝时由孔霸长子孔福袭封关内侯。这是孔子后裔爵位世袭的开始。

宋代是孔氏受朝廷恩宠较为兴盛的时期,经过了五代梁唐晋汉周的朝廷轮替更换,宋太祖深感政治斗争的现实无情,为稳定政局需要,在赵匡胤登基伊始,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亲谒孔子庙,诏增修祠宇,绘先圣先贤先儒像,释奠用永安之乐。

衍圣公的封号始于宋仁宗

衍圣公的封号开始于宋仁宗。公元1039年,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获授国子监主薄,6年后,改封为衍圣公。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改封四十七代孙孔若蒙为奉圣公,专主祀事,不预他职,遇郊祀大礼,赴阙陪位。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坐事废封,改由其弟孔若虚袭封奉圣公。孔若虚死后,仍以孔若蒙之子孔端友袭封。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复改封孔端友为衍圣公。至此以后,衍圣公这一封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先后沿续了八百多年。

南宗北宗的分裂

也是从孔端友以后,由于宋金元三朝并起纷争,使得孔子后裔册封出现了南宗和北宗。北宋后期,女真族南下,赵构渡江于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孔端友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高宗南迁,遂寓于衢州(今浙江省衢州),是为南宗。其后南宗袭封衍圣公的有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人。

宋廷南迁后,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推翻后,金熙宗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继封孔璠为衍圣公,其后有孔拯、孔、孔元措等袭封衍圣公,是为北宗。

后因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领曲阜,以孔元用之子孔之全为衍圣公。这样,宋金元三朝并起,各有一个衍圣公。元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蒙古骑兵攻下金汴都,金封衍圣公孔元措被元政权所得,仍封孔元措为衍圣公,而改封孔之全止充曲阜令。北宗孔元措无子,由其弟孔元綋的孙子孔浈为嗣。孔浈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袭封衍圣公。后来,元政权先前所封衍圣公曲阜令孔之全之子孔治率孔氏族人上书皇帝,言孔浈不修祖祀,且非孔氏之宗,而系孔元綋的儿子孔之固侧室所生,且生母早已改嫁驱口李氏,孔浈曾随李氏姓李,不可为孔氏宗。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皇帝下诏免去孔浈衍圣公封号。其后相当一个时期没有任命新的衍圣公。南宋灭亡后,宋所封衍圣公五十三世孙孔洙归元。元朝统一,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访查孔子后裔宗子,曾召孔洙至京师,孔洙让位于曲阜宗子,忽必烈对孔洙大加赏识曰:乃真圣人后也。于是命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兼提举浙东学校事,赐护持林庙玺书,免去衍圣公封号。

此时,南北宗的衍圣公均被免职,十余年后,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因孔之全长子孔治权奉祀事三十余年而奉诏袭封衍圣公。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双宗并立。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孔氏族人又上书皇帝,说孔治之子孔思诚是庶支。仁宗皇帝派大臣元明善调查,并亲取孔氏族谱查考,确定宗子继承人应该是孔思晦。孔思晦和孔思诚均为四十六代孔宗愿三子孔若愚的七世孙,孔思晦是五十代孙孔拂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孔思诚是孔元孝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因此,元仁宗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罢黜孔思诚而以孔思晦袭封衍圣公,并授阶为中议大夫,列正四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