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破鲁迅研究死局 22年后被控剽窃
《反抗绝望》究竟是怎样的书?
《反抗绝望》河北教育2000年12月版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
曾破鲁迅研究死局 22年后被控剽窃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质疑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汪晖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不仅文理不通,还存在多处剽窃问题,成为近期文学界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在这场学术争议中,成为了热点书籍。该书先后有四个版本,最近的一个版本2008年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原书探秘鲁迅研究因此而转折
《反抗绝望》这部30余万字的专著,被认为奠定了汪晖的学术基础,该书经常出现在中文系研究生的论文参考书目中。据汪晖在《反抗绝望》第二版序中记载,该书写于1986年到1987年间。1988年4月作为博士论文通过答辩,随即交给出版社出版。1990年,该书出版繁体字版。次年,该书作为《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之一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该书的增订版。
在中国的鲁迅研究日益走进死局的时候,汪晖提出了“中间物”这一概念。这标志着鲁迅研究从外向内移位的转折点。就这一点来看,其意义很重大了。“中间物”这一概念标示着鲁迅是处在“进化的链子上”一环的历史位置上,并非是坐在凝固、永恒的神庙或圣殿里,这样就从哲学基础上解构了对鲁迅的种种神化和圣化。打破了鲁迅研究史上长期存在的那种单一、静止的思维模式和阐释方法,还原出了鲁迅
文化哲学的双重历史文化基础,再现了鲁迅世界的内在矛盾。
而汪晖的意义又绝不仅仅局限在鲁迅研究领域,而是在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以先锋的锐气和科学的方法冲决旧有思维模式的一大动作,从中也可看出鲁迅研究的确处于中国精神文化战线的前沿阵地,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和精神独立,也往往是在这里首先萌动的。
学术争议究竟是“技术”还是“伦理”问题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在撰文《汪晖〈反抗绝望〉的学风问题》中,明确提出,该书不仅文理不通,还存在多处剽窃。王彬彬举出该书涉嫌“抄袭”的12处共计4000余字,涉及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国学者桑福德·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以及张汝伦《意义的探究》4位学者的5本著作。这12处均集中在论文的第一编第二章的前两个小节“传统与传统”、“历史与价值”里。
王彬彬称,汪晖的抄袭手法包
括“搅拌式”、“组装式”、“掩耳盗铃式”、“老老实实式”,他无法接受在引用别人文章时不加注释以及“偷意”的做法(指两段字句上并无太大相同,但核心概念和思想一样)。
此文一发,立刻引发一场学术论战。钱理群、孙郁等鲁迅研究专家认为,汪晖的确存在引文不规范问题,但不应算剽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引文只是技术细节,这件事
更多的是学术伦理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反抗绝望》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严家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王彬彬对汪晖的批评有一定根据,但也有些夸张。“如果是完全没有注明出处、前后也没有说明交代就用了一段跟别人几乎不差几个字的文字,对汪晖这个地方的批评是可以的。关于这种问题,我觉得只能由汪晖自己来回答。”
而汪晖本人因未在国内,他在给媒体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称自己无法查阅书和相关资料,但他表示,愿意在回京后与记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和讨论,回应这些问题。
剽窃新论“剽窃风”的另一种解读
就在这场学术争论尚未有定论的时候,以剽窃为题材的图书却成为阅读热点。今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理查德·波斯纳的《论剽窃》。波斯纳在书中认为,教师批评学生在作业中抄袭、剽窃,学界不断传出剽窃丑闻,然而远比这两种剽窃情形更普遍、更严重的剽窃现象却被人视而不见:大量以“×××理论研究”为题的“专著”、“论文”无论从学术思想的原创性或写作框架及文字表达的独创性等等方面都根本无从谈起,但它们却往往在科研立项、成果奖励、职称评审等名利场上通行无阻;大量极度雷同、千篇一律的公共课教科书也堂而皇之地作为“科研成果”而获得大量公共资源的支持,年复一年地生产繁殖。这些现象似乎是由于普遍存在,更由于其领域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性质而获得学界打假的心照不宣的豁免权。《论剽窃》似乎给屡见不鲜的“剽窃风”提供了了另一种解读的可能。 记者胡晓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胡晓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