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公开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引起包括学界以外广大公众的关注。趁此时机,有关学术机构恰可理顺学术生产与监督的关系,建立健全学术审查机制,挽回学术界的名誉和尊严。我想,这也是揭露汪晖涉嫌抄袭者,以及诸多介入讨论的学者的初衷。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嫌抄袭事件再度升级:7月7日,媒体刊发60多名中外学者签名的公开信,联名要求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组成调查委员会,审查相关问题。两天后,一封80多名海外学者稍早前联名写给清华大学校长的公开信亮相凤凰网,信中称在汪晖的著作中没有发现任何剽窃现象。
相关事件演变至今,看似走进闹剧化的胡同。特别是当事人颇有清代两广总督叶名琛之遗风,在公开场合保持“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姿态,让人顿生“奈他若何”之感。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场闹剧,从中反倒让人看到了国内学术诚信的缺失,以及学术审查机制的缺位。
面对质疑,按理说当事人不仅不该沉默,也没必要在背后搞小动作,而且应当挺身而出,澄清事实。如果真的存在不当之处,那就老老实实道歉,接受公众批评;如果认为自己问心无愧,更该坦然面对质疑,欢迎监督。更重要的是,当事人所在单位,以及通过或刊发该论文的学术机构,理应迅速组成审查委员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审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然而在这次事件中,人们除了看到当事人的沉默,还看到了相关机构的集体失声。这显然很不正常。当事人沉默,也许是不屑于回应,也许是做贼心虚,但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关机构失声,或许是不作为,或许是纵容包庇当事人,这更是害人不利己的愚蠢做法。这样做不仅对当事人没任何好处,而且等于将自身学术形象与问题人物捆绑在一起,进而可能是在为学术剽窃行为背书。
这种现象,大概只有在学术机构不必对学术负责的地方才会发生。换句话说,只有当学术机构沦为准官僚机构,这种行为才会如此肆无忌惮,而不必担忧公众质疑。由此也可以看出,学术诚信其实是一个机制问题。由于约束和监督机制缺失,不但难以从源头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学术不端灾区,让学术界面临集体沉沦的悲剧命运。近年来,各种论文抄袭事件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实际上就是学术诚信机制缺位的典型病征。
目前,这场公开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引起包括学界以外广大公众的关注。趁此时机,有关学术机构恰可理顺学术生产与监督的关系,建立健全学术审查机制,挽回学术界的名誉和尊严。我想,这也是揭露汪晖涉嫌抄袭者,以及诸多介入讨论的学者的初衷。
在这个问题上,光靠学者打假效果不大,找一帮人发公开信,声称“没有发现任何剽窃现象”也不作数——相关当事人是否剽窃,最终认定权和解释权在于一个独立、公正的学术审查委员会。而这一学术审查机制最终能否启动,也在考验着当下学术界的良知与底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魏英杰 编辑:韩宵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