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学者呼吁:现行论文与职称体系必须废止
2010年03月28日 10:45 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呼吁——

学者呼吁教育部废止目前学术标准

是什么导致了论文抄袭无耻的蔓延,催生了论文买卖异样的繁荣?需求很明显:每年到评职称的时间段,就是鼓捣论文的高峰期,就会掀起花钱买版面的热潮。不少杂志干脆专靠发论文过日子,只要你付足了钱,至于论文是不是抄的,抄了谁的,抄了多少,没这闲功夫管。

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需求?回答这个问题,就绕不开如今备受诟病的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定体制。目前,各大高校一般以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作为对学生、教师的考核指标,通常以论文和著作数量多少为衡量标准。于是通过量化,复杂的学术评价变得简单快捷。

这种评价制度在实行初期,激励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但当学术与学者身价、收入直接挂钩,学术评价的功利性、短视性和种种偏颇便随之产生。

陈义华告诉记者,职称是与福利、系里面的地位和校外地位紧密相关的,除非是特别看得开的人,不然一般人很难不追求。“我以前在武汉一所大学教书,副教授和教授单在津贴这方面就差了1800多元。另外像学校团购房,都是按职称来排队的。好的楼层,好的朝向的房子肯定就被教授先得了。在补贴上也有很大差异。”“评副教授还比较简单,但要评教授就复杂很多。必须要有两样东西,一是关系,你必须多联系,多参加学术会议。这样你就可以认识一些杂志编辑或主编。跟他们套近乎,或者请他们来学校搞一个讲座,但搞讲座显然是一个幌子,之后你肯定要请他吃饭啊,玩啊。这都是一种风气。二是钱,买版面发一篇小文章大概要1000-2000块钱,在核心期刊发一篇大文章最低要1万到1.4万块。”

越来越多的论文抄袭和买卖事件,让有良知和热情的学者对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发出质疑。3月3日,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褚俊海在学术批评网发文《CSSCI:学术界的窃国大盗》,炮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指导委员会”,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在《炮轰CSSCI(论纲)———兼论学术腐败》中,直指CSSCI“业已异化为高校学术评价标准的权威指数,并成了某些单位和某些人的敛财工具”。

其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方广锠发表了《废止以CSSCI为高校学术评价的标准———致教育部长袁贵仁教授的呼吁书》,明确提出,“敬请袁贵仁部长严令废止这一做法,严令教育部有关部门、全国各高校不得再以在CSSCI上发表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的考核指标,同时加紧建立新的真正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术论文主要还是好与坏的问题,而中小学、事业单位等无数人群评定职称也以发表论文为标准,就有点让人啼笑皆非;这其中的水分全挤出来,恐怕能缓解目前的西南大旱。

出路——

取消非研究人员评审职称需要论文的规定

不健全的学术评价体制,“宽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机制,法律监管的缺失,让论文抄袭和买卖成为人们的“审丑疲劳”。要解决这个问题,沈阳认为,扩大合法期刊阵地,论文网络化发表,降低非法期刊的需求是对策之一。纸质学术杂志的论文逐步转向网络发布,这是世界趋势。

沈阳说:“取消非研究性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的论文发表和答辩是第一步,取消非研究人员评审职称需要论文的规定这也是不难办到的。比较搞笑的是,我碰到的很多财务人员都需要论文,中小学老师就更不用说了。这部分人群实际没有必要有论文要求。”

陈义华认为,要不要论文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如何评价,“比如一篇论文发表在一本很不起眼的杂志上,但它的引用率很高,或者它的社会反响度很大,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一篇论文的标准。不要只按照一个标准来套。”沈阳也认为,在取消部分非研究性人群论文要求的同时,要强化对部分研究人员的论文质量要求。但是,最根本的措施是多部委协调,改革职称评审和论文挂钩的规定,改革论文水平的评价标准,教育部和科技部要面向社会集思广益,组织多学科以及各年龄阶层的学者研究新的科研水平评定办法,克服盲目量化带来的弊端。以公开而普遍的同行评议结论作为论文水平的标志,而不是目前只凭少量专家、期刊本身级别和论文引用率来判定论文水平。”

■对话方广锠

一个好的同行评议制度

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效果

学生还没有出校门,就把路走歪了

记者:你所说的CSSCI弊大于利中的“弊”,从实际情况来说包括哪些方面?

方广锠:主要是让年轻学者无法静下心来完成学术训练和学术积累。我读博士的时候,老师规定我三年内不准发表文章。我现在教学生,首先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学风,要沉潜笃实,做老实人,做老实学问。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学校规定硕、博士不发表论文不准毕业。有数据统计,全国CSSCI学术刊物全部版面供给硕、博士都不够。学生要毕业怎么办?只好托人找关系,花钱买版面。这样,无论老师怎么教导都没有用,学生还没有出校门,就把路走歪了。这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还有,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有能力发表好论文,有的仅三年训练还不够。非要他发表论文,就导致了抄袭、剽窃等现象。教师也一样,一等的学问是要沉下心来做的,所谓“十年磨一剑”。用发表论文的多少作为每年考核的指标,让人怎么沉下心来做学问?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评职称。中国学术的将来在年轻人身上。现在的这套评价体制,毁了许多年轻人。大家都在呼唤大师,用现在这套方法,只能出急功好利之徒,怎么能够出大师?至于那些博导还要剽窃,更是学术的耻辱。

从杂志的角度讲,这给了他们一个卖版面的机会,而且是一个供小于求的市场。造成许多CSSCI刊物质量低下,有的一期发表数十篇论文,另外还要出增刊以谋利。总之,以CSSCI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其学术导向的谬误是极其明显的,它将明显导向浮躁、不健康的学风,危害很大。

社科研究有自己的规律,无法搞量化

记者:废止CSSCI作为学术标准后,是否就真能“促进期刊提升学术质量”?

方广锠:我觉得可以。一旦废止CSSCI作为学术标准,这些学术刊物就不能以收版面费来谋利,必须以稿件质量来吸引订户和读者,刊物质量也会提高。

记者:如果高校不再以在CSSCI上发表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的考核指标,那么应当建立怎样的评价体系?

方广锠:我觉得,对学生、教师的学术评价,还是应该以同行的评价为主,因为同行都是火眼金睛。我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这是公认的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这里最大的好处是,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正因为如此,我所做的《敦煌遗书总目录》才能从1984年一直做到现在。一旦完成,将大大方便研究者。如果当时有量化的考核指标,我就不可能做这样的基础性研究。学术研究环境应当宽松,社会科学研究有自己的规律,无法搞量化。

有人可能会说,搞同行的评议者也可能出现营私舞弊现象。实际上,一个真正的学者必然讲学术良知。即使有个别不良学者搞营私舞弊,他在学术圈必然难以生存。如果我把一本很差的学术论著吹得天花乱坠,那么同行必然知道我要么有私心;要么在这个领域实际是外行,水平很差。在一个正常的学术环境中,搞营私舞弊,无非是自我暴露。当然,必须设计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同行评议制度。一个好的同行评议制度,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而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劣币驱逐良币,逼良为娼。

■名词释疑

何谓CSSCI标准

国内高校通常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标准有两个,即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南京大学于1997年研制提出,最新的2008-2009年度CSSCI来源期刊共收录25个门类、528种刊物,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由于各地、各单位纷纷把CSSCI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考评与奖励体制的主要参考标准,CSSCI大有统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趋势。

本版统筹:李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蒲荔子 张弘 编辑:王勇
凤凰网读书
读图:美色读图:奇观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