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忆不仅仅关乎怀旧。那些零散却又清晰的片段就像是一面面镜子,映出每个人和这个社会曾经的一瞬。在镜子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现在甚至未来的自我形象。
从大众文化的视角观察,改革开放30年的流行史,是一场持续了30年、依然在继续的文化狂欢,我们的笑容和泪水都无保留地献给了它。或许乐在其中,或许精疲力竭,不论你是谁,这30年的大众文化,都不得不与你有关。“改革开放30年流行记录”是凤凰文化为读者带来的又一个惊喜。希望通过梳理文化生活的脉络,这组系列文章能为读者提供回忆和思考的契机。30年来,那些人、那些事,究竟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978年焦点:不良少年引领时尚。
在街头出现寥寥几个外国人就必遭围观的年代,伟大的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游唱歌手艾敬在她的《艳粉街》里记录了这一幕: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捉摸。
在现在服装业发达的时代,我们对喇叭裤鼓掌。
追忆,喇叭裤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
温州中学语文老师徐建宏曾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啤酒瓶的1975》(刊发在2007年《温州文学》上)。小说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975年的桃花湾,在那个小村庄里,人们一直以来熟悉并热衷的是仿军裤,隐藏臀部的曲线是乡下妇女生活里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天,主人公丁亚男看到一个青年穿着一条从未见过的裤子——“它的大腿是紧绷的,屁股完全被扣住了,连股沟的线条也看得清清楚楚。最奇怪的是裤脚,像两只喇叭,稍稍一摆动就晃来晃去”。这条裤子很快在村里惹起风波,有人斥之为“不阴不阳”、“修正主义的新裤子”。更有甚者发起了“剪裤运动”,用啤酒瓶做标准,如果裤脚一次能塞进去三个,就坚决“消灭”。
如今读来荒诞的一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温州,却曾真实地上演过。喇叭裤,原本只是一种“拿来主义”的产物,在那个年代,被抹上了特殊的色彩。即便是在温州,这个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
穿条裤子,会被扣上流氓的帽子;走在街上,还可能遭遇“剪无赦”!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温州,这些都曾发生过——
喇叭裤,一只裤腿比腰大
喇叭裤究竟是哪一年在温州开始出现,怎么传到温州的,目前无从考证。坊间传的较多的一种说法是通过温州的华侨,从国外带到温州来的。
“我第一条喇叭裤就是国外亲戚带过来的。”在市区从事摄影工作的周先生回忆,当时他正在温州商业技工学校读书,学习摄影,班上50多个同学,他是第一个开始穿喇叭裤的。“一穿上喇叭裤,自我感觉很美,完全跟以前不一样的风格。”
喇叭裤上细下宽,细得把整个屁股绷得圆滚滚的,宽得足以当扫帚扫完几条大街。据传喇叭裤起源于法国,后来在美国、香港等地流行起来,年轻人们都穿上紧绷着臀部的大喇叭裤、留着长头发或烫发,以此为时尚。温州是著名的侨乡,“近水楼台”,这种风气通过一些华侨,逐渐传了进来。
市民王怀亮对喇叭裤也是充满回忆。王怀亮是平阳人,喇叭裤传到平阳的时间,要比市区稍晚些。“大概19岁那年,我也开始穿上喇叭裤,留起长发。”王怀亮说自己算比较保守的,喇叭裤的裤脚不大。不过也喜欢跟其他小伙子一样,故意甩腿,把裤腿甩得哗啦啦直晃。
王怀亮还保留着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拍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穿着喇叭裤,留着一头长发,一脸灿烂的笑容。“你看,我还穿着一双高跟鞋,鞋跟大概有七八公分高。”王怀亮指着照片笑着说,那时,穿喇叭裤的小伙子都会穿上高跟的皮鞋,还在皮鞋的跟上钉上三角形铁片。“走路的时候,皮鞋踢踏响,感觉很酷。”
一开始,喇叭裤都要托人从国外、广东等地带回来,要十几元一条,王怀亮说,相当于他当时大半个月的工资。所以,年轻人开始自己做喇叭裤。周先生说他后来的喇叭裤就是请裁缝师傅照样子做的,裤脚有一尺二寸宽,“裤脚都比腰大呢。”
70多岁的夏学良老先生,曾在温州服装企业担任厂长、书记达40年,他对温州服装的发展变化,知根知底。“那时我们厂里每天都要做喇叭裤,最多的时候一天做十几条呢。”夏老回忆,当时他任温州第一服装厂的厂长,厂里经常有年轻人拿着布料来加工喇叭裤。对穿喇叭裤是“资产阶级情调”的说法,夏老笑着说,在他们眼里,喇叭裤只是新潮的服装。
重点推荐:
蒙古人如何看中国:“回归已经没有可能”
编辑:
邓东升
|